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手腳麻麻讓您睡不好?關於「不寧腿」需了解的二三事
2022/3/7不寧腿症候群(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是一種睡眠相關的肢體動作障礙,女性發生率約為男性兩倍,並且隨年齡增加。懷孕、糖尿病、洗腎族群中,也有較高的比例合併有不寧腿的相關症狀。約有超過1╱3的病人在10歲之前會開始出現症狀,因而被誤診為生長痛...
縮胃繞腸手術治療糖尿病 52歲婦成功減重又控糖 重回少女身材
2022/1/1252歲的全小姐罹患糖尿病三年,每天須服用大量血糖藥物,但血糖仍無法穩定的控制,甚至多次在工作時出現頭暈、昏倒的情形。現在減重代謝手術有了更好的選擇!中國附醫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黃致錕院長於今年度榮獲第十八屆國家新創獎的「縮胃繞腸」手術,不僅能大幅下降過去胃繞道手術帶來的傾倒症及胃腸接口潰瘍等等後遺症
糖尿病「針」的不用怕!長效胰島素合併GLP-1促效劑助控制血糖與體重
2021/10/1362歲糖尿病友一日四次胰島素注射,反覆挨針與施打速效胰島素後小腿抽筋疼痛的罕見副作用,讓她抗拒施打。中國附醫新陳代謝科郭佳茵醫師改以口服藥合併長效胰島素合併GLP-1受體的促效劑,一天僅需注射一次,解決長期困擾並抑制食欲,體重控制也相較顯著進步
中醫治療頻尿及疼痛 間質性膀胱炎的5大生活重點
2021/3/31間質性膀胱炎也稱作「膀胱疼痛症候群」,在台灣每10萬人口的盛行率為17.9人,其中約9成是中年女性,常見症狀有頻尿、夜尿、急尿、膀胱疼痛、恥骨上壓痛、排尿困難等,症狀容易反覆發作,常受壓力、飲食、情緒、性行為、荷爾蒙波動等影響,使病友長期生活品質...
腎臟保健大補帖
2021/1/25人有兩個腎臟,位於後腰部脊椎兩側,外形就如蠶豆般,每個腎臟約1個拳頭大。腎臟組織的基本單位是腎元,由腎絲球及腎小管組成,而1個腎臟大約有100萬個腎元。腎元會將廢物、水分及電解質過濾,成為尿液。
安全使用中藥,重視藥物不良反應
2021/1/19中醫師用來治療與預防疾病的藥材,稱為中藥。中藥自古以來,除了植物的草木果菜之外,還有動物類以及礦石類藥材。隨著現代對藥物的研究進展,部份弊大於利的中藥材已逐漸管制或禁用,例如:2003年11月3日起禁用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材(廣防己、青木香、關木通...
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運動處方箋
2020/12/9腰痠腿軟,上下樓梯唉唉叫,幾乎是每個長輩的寫照,中醫理論「腎主骨」,由於鈣、磷、維他命D的代謝異常,在慢性腎臟病患骨質疏鬆、骨折發生率更高。已經透析的患者,髖關節骨折發生率是還未透析患者的四倍,一年內有甚至有高達六成的死亡率。
達文西機器手臂 部分腎切除手術(Robotic partial nephrectomy surgery)
2020/11/17全腎切除術是泌尿科腹腔鏡手術的濫觴,世界第1例腹腔鏡腎臟切除手術早在1991年由Dr. Ralph Clayman完成,直至今日泌尿系統腹腔鏡手術持續蓬勃發展。腹腔鏡手術相較於傳統開腹手術而言,具有傷口較小(圖1),疼痛指數較低,恢復時間較快,以及住院天數較短等...
預防洗腎,你可以做什麼?
2020/11/4腎臟是一個沉默的器官,需要壞到一定的程度才產生一些症狀,例如小便有泡泡、水腫等等,這些症狀對生活作息沒有太大的影響,也就容易被患者忽略。許多患者都是健檢時發現腎功能變差,卻覺得身體都好好的,不覺得有生病的感覺而忽略這個警訊。
腎臟亮紅燈 中藥忙救援
2020/4/17年歲漸長,腎臟功能越來越差,如果又合併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代謝疾病卻控制不良,或是有腎絲球腎炎、誤用止痛藥物等情況,極易轉變為慢性腎臟病,不但加速腎臟功能的惡化,到了最後,甚至需要洗腎治療。臨床上,這樣的病人屢見不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