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膝蓋軟骨嚴重磨損,得換人工關節嗎?本院研發「胜肽結合膠原蛋白再生軟骨幹細胞」登上「國際醫學期刊」造福退化性關節炎病人
2023/1/5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整合幹細胞中心主任洪士杰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長期專注於幹細胞之基礎研究、轉譯醫學與臨床應用。近期鎖定骨關節炎及角膜病變之再生醫學運用有了重要進展,以「具膠原蛋白12靶向專一導向功能之胜肽序列及其於骨關節炎及角膜缺損之應用醫學」榮獲第 19 屆國家新創獎-學研新創獎
78歲婦人感染超級細菌昏迷 ! AI質譜儀1小時找出有效抗生素 《智抗菌》平臺累積十萬人以上使用 刊登頂尖醫學期刊《Journal of Infection》
2022/10/31七十八歲黃媽媽4月中旬因雙下肢紅腫住院,住院期間突然病情急轉直下,5月底併發肺炎,肺部嚴重浸潤,危急旦夕;黃媽媽感染了俗稱的「超級細菌–Superbug」–嗜麥芽窄食單胞菌,中國附醫醫護團隊啟用智抗菌平台1小時內即預測該超級細菌對抗生素Ceftazidime具有其抗藥性
手腳關節腫又紅痛快20年,以為是痛風?精準醫療抗體檢測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成功扭轉病情!
2022/10/17黃小姐從18歲開始感覺關節紅腫痛,早上睡醒身體會感到僵硬、雙膝腫脹、起立會花比較多力氣,甚至影響到日常行走。父親有痛風病史,21歲時於外院求診,醫師也診斷為痛風。23歲至風濕免疫科、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蔡嘉哲教授門診就醫,經過初步診斷懷疑可能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打籃球跨步轉身 聽到「啪」前十字韌帶斷裂怎辦?微創重建再織籃球夢
2022/8/31熱愛籃球運動的施先生,37歲時在一次籃球比賽中,一個跨步轉向的動作不慎扭傷右膝,當下聽到啪的一聲,關節立即腫脹起來,隨後就直接被抬出場至診所處置,但兩週後,他又在比賽中搶籃板腳落地時,再次扭傷右膝。施先生前往亞洲大學附設醫院進行核磁共振檢查,證實為前十字韌帶斷裂,並轉診至中國附醫骨科部謝尚霖醫師診治
ROSA機器手臂人工關節置換 結合健保治療膝關節
2022/5/470歲婦飽受膝關節炎所苦,影響日常生活作息,於今(111)年4月初由女兒陪伴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就醫,經骨科部人工關節科洪誌鴻主任建議,進行「ROSA機器手臂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林女士於4月下旬接受手術,恢復良好,並於術後第2日即返家休養
體外震波治療
2022/3/29體外震波治療最早是應用在腎臟結石的處理,是非侵襲性且安全有效的治療,後來體外震波治療被廣泛應用在骨骼肌肉肌腱韌帶疾病的治療,顯示出其優異顯著的療效。除此之外,近年來不斷有生物實驗及臨床報告指出,體外震波治療能改善周邊神經病變,如糖尿病引起的去髓鞘性足部疼痛,甚至在改善糖尿病足傷口癒合方面有明顯幫助
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退化性關節炎 50歲男重拾小白球揮桿樂趣
2021/12/22陳賢德主任說,中國附醫骨科部與長聖國際生技合作執行幹細胞治療膝關節炎,目前已有28例進入治療療程,其中有16例完成兩次完整治療,短期的治療效果顯著,在疼痛指數及WOMAC關節炎指數均有顯著的改善
疫情期間頸痛患者增加 改良式針灸「浮針」舒緩頸部不適
2021/8/11台中38歲紀小姐因長期姿勢不良造成頸椎椎間盤突出,使上肢肌肉緊繃有時還會出現酸麻現象,甚至影響到睡眠。經由西醫檢查,確定是頸椎的小面關節炎,最後藉由改良型針灸「浮針」症狀得到改善。 中醫傷科黃敬軒主任說浮針是改良型的新式針灸...
淺談COVID-19 新冠肺炎之藥物治療
2021/4/12近來疫情正在迅速擴散,COVID-19病人以成人為主。潛伏期通常在暴露後14天內,大多數情況發生在暴露後約4至5天。其臨床特徵:少部分病人無症狀感染,目前已知主要表現為發燒,咳嗽,呼吸困難和胸部影像學上雙側浸潤,肺炎似乎是最常見的嚴重感染表現。
MAKO機器手臂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傷口小疼痛少住院天數少
2021/2/24台中77歲男患者表示10年前右膝曾接受傳統全膝關節置換手術,術後恢復時間長、傷口疼痛且術後需要接受數個月的復健治療,影響生活品質。經許弘昌副院長使用新式機器人手臂_MAKOplasty置換左膝關節,病人術後即可下床,病人表示術後疼痛感明顯降低,活動角度較傳統手術大,最重要的是不需天天往復健科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