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大腸直腸癌知多少(下) 治療方式報你知
2020/6/8大腸直腸癌的治療主要以手術切除為主,可能依病情需要加上化療、放射線治療,在治療前醫生會評估病人的年齡及當時的身體狀況,還有疾病期別、腫瘤大小、位置來選擇合適的治療計畫。較早期的病人只需要手術切除,第三第四期(或部分第二期)的病人會因病情需要...
眼窩長腫瘤 切除減壓新手術
2020/4/2凸眼是眼窩腫瘤最重要的症狀,受到擠壓推擠的眼球只好往外往前突出。雙眼複視也是眼窩腫瘤的常見特徵,有些腫瘤會浸潤神經或眼外肌肉,造成眼球轉動障礙而導致複視。這些浸潤型腫瘤當然讓人擔心可能是惡性腫瘤。
再忙,也要喝杯咖啡?
2020/2/24咖啡是最受歡迎和消費最廣泛的飲料之一,主要是由於它對中央的刺激作用及味道和香氣。咖啡含有800多種揮發性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的咖啡因和綠原酸是最常見的化合物。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喝咖啡可能有助於預防慢性疾病,包括第2型糖尿病和肝病,另外,前瞻性研究...
當病態肥胖遇上肝癌肝硬化◆減重手術改善疾病生活更好
2020/1/15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院長黃致錕指出,減重代謝手術對肥胖不只減重效果好,連帶解決因肥胖引起的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三高等問題。但對於同時合併肝硬化甚至肝癌的病人,則可能因為升高的手術風險
擔心肝硬化又害怕切片檢查◆非侵入性診斷肝纖維化新技術揚名國際
2019/12/4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非侵入性診斷肝纖維化」新技術新發現,揚名國際獲美國醫學會期刊刊登,幫助慢性肝炎病人治療後,即時追蹤與診斷,更助力建置台灣肝纖維化診斷標準。消化醫學中心陳昇弘醫師表示
正子斷層造影檢查 偵測癌症明察秋毫
2019/10/25正子斷層造影檢查所使用的藥物為放射性同位素氟-18標誌的去氧葡萄糖(18FFDG),是一種類似葡萄糖的分子,和俗稱的顯影劑不同,藥物本身近似體內原有的可代謝物質,所以幾乎不具任何危險,不像顯影劑可能會引發過敏及傷害腎功能。
走出黑暗的幽谷 迎向彩色的人生~活體肝臟移植
2019/9/19依據衛生福利部死亡原因統計,每年約13,000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為全國主要死因的第10位,肝癌則為全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肝病」長久以來都是臺灣的「國病」之一。
護肝關鍵 好好防治病毒性肝炎
2019/7/15臺灣是病毒性肝炎最盛行的國家之一,而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主要都是因為B型及C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由此可知病毒性肝炎對國人健康的影響之大。民眾應慎防病毒性肝炎上身,一旦罹患則配合醫囑接受治療,才能護好你的肝。
射頻消融術 微創縮小甲狀腺結節
2019/6/18甲狀腺結節是甲狀腺中出現腫塊(腫瘤),如果只出現1個結節,叫做單一結節,結節超過1個,則是甲狀腺多發性結節。甲狀腺結節是內分泌門診很常見的疾病,被檢查出結節的病人每每承受過大的心理壓力,由於聯想到癌症,因而終日愁眉苦臉,食不下嚥。
預防癌症上身 我們可以這樣做
2019/3/5癌症發生的主要原因包括基因遺傳、年紀大、感染、不當食物調理與儲存、紫外線、游離幅射、菸草、酒精、檳榔、空汙、石棉、肥胖、少活動、不健康飲食(如:高油、油炸、燒烤、低纖)等。多數癌症的發生往往是多種因子交互影響而成,例如特定的遺傳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