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急性闌尾炎可能造成致命的腹膜炎
2021/2/24急性闌尾炎,俗稱「盲腸炎」,然而這是一般民眾的誤稱。闌尾和盲腸是腹內器官的兩個不同部位,但醫師為了解釋病情,也常用「盲腸炎」與病人及家屬溝通,民眾多已習慣稱其「盲腸炎」,不知道什麼是闌尾炎。
膽囊裡有石頭
2020/12/29膽囊連接於肝臟下方,外觀為一袋狀,長約8~12公分,為一個可伸縮的囊狀物,主要的作用是濃縮及儲存肝臟所產生的膽汁,膽囊本身並沒有製造分泌膽汁的功能。人體的肝臟每天約產生約800~1000CC的膽汁,這些膽汁經由肝內膽管流至總肝管再經由膽囊管進入膽囊內...
尿路一線牽 腎臟結石令人愁
2020/10/16尿路結石是常見的泌尿道疾病,據統計,國人發生率約為15%,好發於30-50歲, 男女比率約3:1。尿路結石的症狀多為劇烈腰痛或血尿,但也有許多患者並無明顯症狀,而是在健康檢查時才發現有尿路結石,其成因多半與水分攝取過少、飲食內容及經常憋尿有關。
腸阻塞愛突襲 做過腹部手術者要當心
2020/7/20腸阻塞是腸道中的內容物(食麋、糞便、腸液⋯)完全或部分無法順利運行抵達肛門而引發一系列的症狀,臨床上又可分為機械性腸阻塞與麻痺性腸阻塞。腸阻塞的症狀主要為腹痛、腹脹、嘔吐及便祕...
心肺替身葉克膜 急症處理的幫手
2020/6/18在臺灣,ECMO俗稱「葉克膜」、「葉醫師」,是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第一個字母的簡稱,中文為體外膜氧合器,就是一種體外循環心肺支持系統,簡單來說,就是用機器來取代人體的心肺,利用機器來幫病人提供心臟及肺臟功能。
攝護腺炎來亂 尿尿也傷神
2019/8/23攝護腺炎的盛行率非常高,是50歲以下男性最常見的疾病,在50歲以上的男性則是第3常見的疾病(僅次於良性攝護腺肥大與攝護腺癌)。20歲以上男性約2-12%有類似攝護腺炎的症狀,其中9-16%曾被診斷為攝護腺炎。
盛夏溼熱罩頂 足癬趁勢崛起
2019/8/1足癬俗稱香港腳,為一發生於足部的表淺黴菌感染,常在高溫潮溼的夏天惡化。足癬在早期多於趾縫間出現濕爛、皮裂或水泡等症狀,若合併細菌感染則可能長膿皰及散發臭味,甚至會出現局部紅腫熱痛等軟組織感染的現象。
防範急性胰臟炎 少吃油膩少喝酒
2019/7/23急性胰臟炎則是胰臟酵素在胰臟內先自行活化,造成胰臟本身和胰臟周圍組織急性發炎的過程。病情有輕重之分,雖然大部分都較為緩和,但仍有大約20%的病人是以較嚴重的形態來表現
腸扭結與腸阻塞 急性腹痛的幕後黑手
2019/7/11急性腹痛在急診是很常見的。根據統 計,急性腹痛約佔急診原因的10-15%。俗話說「醫師怕治咳,土水怕抓漏」,有些看似不起眼的症狀,卻包含各式各樣的病因,甚至潛藏著嚴重的病症。
以愛傳承,延續生命 淺談器官移植治療用藥
2019/7/10器官移植對於末期器官衰竭的病人而言,確是生命延續的曙光。但器官移植僅能視為一種治療手段,而非治癒疾病的方法,從術前術後的評估,到器官置換後所帶來的好處與長期免疫抑制劑所造成的風險都是並存的。因此,並非所有器官衰竭的病人都適合接受器官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