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冬至養生重養心
2021/12/9對於生活在北半球的人們來說,冬至是一年當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日子,今年則在12月21日。冬至過後,日照時間逐漸延長,習俗上在冬至吃湯圓,象徵年度的圓滿與團圓,又增添一歲。
打完疫苗身體不適 緩解副作用中醫來幫忙
2021/11/12最近疫苗到貨量增加,施打人數將近1800萬人,也就是超過7成民眾已至少接種第一劑的疫苗,隨著施打數上升,常有民眾因施打疫苗後不適而就醫。無論何種疫苗,施打後最常見的不適以注射部位紅腫疼痛為主,其次是發燒與倦怠,上述症狀在經過約1-2周後多半能獲得緩解。但少數患者的免疫系統經疫苗刺激後,產生的紊亂較難自行恢復,而需要另外的醫療協助
中醫養胃,讓你擁有好胃好眠
2021/9/23對於胃潰瘍伴隨失眠患者,中醫以調養腸胃為主,對於壓力型患者以疏肝和胃為主;飲食失節患者則以消食、化痰濕為目標;針對脾胃虛寒者,則以健脾養胃為主。此外會再加上有修復胃黏膜功能的中藥如:白芨等,以及養心安神的中藥共同調理,使患者整體狀況獲得改善。
產後調理必喝生化湯? 中醫師揭應用時機
2021/8/6生化湯是媽媽們坐月子期間最先、最常接觸到的中藥處方,且普遍被用於幫助宮縮、排除惡露,但其實生化湯的應用與功效不僅止於此,在使用上也有相關禁忌。
更年期美魔女的抗老化妙方
2021/8/6美魔女、不老女神、凍齡辣媽…,是最近超級熱門的流行語,而「美」、「不老」、「凍齡」的確是愛美女性心心念念致力追求的目標。隨著年歲增長,女性從亭亭玉立的青春期逐漸步入輕熟女階段,再由中年熟女慢慢邁向視茫茫髮蒼蒼而齒牙動搖的老年...
產後進補吃得巧 母嬰健康更加分
2021/8/3當升格為人母,用母乳哺育懷中的小寶寶,看著那滿足的小臉蛋,甜蜜溫馨的滋味,只有過來人才能體會。但是,生產後自行哺餵母乳的媽媽,飲食上應該如何調養,才能補足元氣與體 力,好好地照顧寶寶成長呢?
中醫養生調理之道—護腎養脾胃、防癌抗老
2021/7/19隨著醫療的進步,壽命的延長,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追求健康促進及抗老化成為一種風潮。根據研究,身體機能在35~40歲之後會隨著年紀增長慢慢退化,民眾關心的除了關節退化,還有肌肉減少、骨質變差、免疫力下降、記憶力變差、罹患癌症的風險也會上升。
什麼是中醫通乳針?針灸治療產後塞奶效果好嗎?
2021/7/19中醫通乳針的治療頻率會依照乳腺阻塞的實際情況而定,輕微阻塞大部分治療1~3次就有明顯改善,若比較深層的硬塊大概需3~5次的治療;治療後建議仍需維持固定時間親餵或擠奶,以免再度阻塞。
跟止痛藥說掰掰 中醫治療 經痛不再來
2021/7/14現代醫學將經痛分為兩大類:原發性經痛、續發性經痛,兩者差別為後者有骨盆腔疾病;以上的兩個真實案例屬於原發性。造成原發性痛經的原因,可能與月經期間分泌過多的前列腺素導致子宮肌肉劇烈收縮及動脈血管痙攣有關。
產後哺乳大不易?中醫助妳增加乳汁、暢通乳腺
2021/7/13母乳是初生寶寶最棒最合適的食物!親餵的媽咪享受與寶寶的親密接觸;將母乳擠出瓶餵的媽咪,看著自己製造的”便當”也常常充滿成就感。一般情況下,產後泌乳量會漸漸增加,營養狀況良好的媽咪一天平均可泌乳600~10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