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中醫大附醫共襄2023臺馬傳統醫學論壇 鏈結新南向學術產業合作
2023/10/27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於8月24日攜手國際醫療中心前往馬來西亞參加「2023年馬來西亞臺灣形象展」、「2023 馬來西亞-臺灣傳統醫學健康照護論壇」與「新南向中醫藥產業合作座談會」,旨在提升中醫醫療照護品質,推廣傳統醫學人員培訓教育,並促進馬來西亞與臺灣中醫傳統醫學人員之間的交流。
八旬長者 從精明轉為溝通困難 中醫大附醫「智憶康」 AI預測腦齡老化五歲 一分鐘找到早期失智症 幫助臺灣高齡社會
2023/10/2081歲的張伯伯,原來精明開朗,今年初開始,卻經常忘記他人交代的事情,也不願意與家人交流,且說話邏輯不易理解,經家人陪同前來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門診,由神經部主治醫師、人工智慧中心許凱程主任先透過傳統檢查方式,
中醫藥的癌症治療面面觀
2023/8/25癌症為台灣十大死因之首,隨症醫療的進步,癌症治療日新月異,現在認為癌症治療應結合多面向的專業,才能讓病友在治療的過程中,提升生活品質。根據健保的統計,成人癌症約有3成會尋求中醫治療,兒童癌症則高達6成。面對癌症治療的過程中,中醫藥可以提供多面向的介入,協助病人提升整體治療效果。
攝護腺癌術後小便失禁 好無奈 「可調式尿道中段懸吊手術」 精準調整阻力 揮別漏尿人生 七旬翁生活轉彩色
2023/8/24身體一向硬朗的74歲何先生,兩年多前因攝護腺抗原指數(PSA)上升至12.3 ng/mL,在進行肛門指診、攝護腺切片以及影像檢查後,診斷為局部非轉移性攝護腺癌。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黃志平主任與何先生討論治療選項及風險後,
五旬男消化不良 發現大腸癌十年後多處移轉 中醫大附醫跨專科團隊精準治療 「完整腹膜腫瘤切除手術」合併「腹腔溫熱化療」 成功逆轉病情 正子攝影零檢出
2023/7/12邱先生成功治癒的案例,非常鼓舞人心值得分享,他堅持抗癌積極治療是關鍵,在醫學文獻上,文獻上看到的情形無法對照,但是以大腸癌復發移轉單一器官10年以上存活率僅3%,五年也是僅10%,邱先生的大腸癌雖然是多處移轉,10年來仍控制良好。
「超音波抽脂微創複合術」精雕塑型 乳癌切除乳房重建後 猶勝癌前之美的關鍵 術後兩天即可外出 恢復美麗自信
2023/6/15李建智副院長強調,幫病人回到癌症以前,「恢復舊觀甚至更好」,是整形美容醫學的最終使命。而「超音波抽脂微創複合術」就是目前體雕手術中重要的一環,除了減少腫脹加速恢復期外,微創治療更可以減少疤痕產生。
國人四成胃食道逆流 每晚躺下溢刺酸火燒心 四旬男痛不欲生 埋線24小時動態監測 精準發現問題 六旬長者上腹部悶痛 以為赤酸跑遍醫院檢查 埋線96小時無線監測 發現問題不在腸胃
2023/6/164歲的詹女士,常感覺自己的上腹部悶脹還有灼熱感,多次跑到各醫療院所接受胃鏡檢查,也服用過強效制酸劑,症狀仍然不見改善,詹女士到蕭望德醫師門診尋求幫助,接受24小時食道酸鹼監測後,卻不像謝先生能找到明顯酸逆流,但鑒於上腹部灼熱感依然十分明顯
中醫大附醫CAR-T治療難治型淋巴癌 全國長者首例逆轉成功! 七旬長者腫瘤全消失
2023/5/11今年71歲的蔡伯伯,一年半前赫然發現頸部淋巴腫大,原來不以為意,在家人提醒下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門診,經檢查後被診斷罹患瀰漫性大B淋巴細胞癌(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s; DLBCL ) ,由於瀰漫性大 B 細胞淋巴癌是高惡性度腫瘤,
君君人生翻轉!從躲牆角到赴日演奏陶笛 中醫大附醫成立「兒童及青少年視覺復能中心」 跨科統合治療靈魂之窗 特殊孩童不再霧茫茫
2023/4/2810歲的君君(化名)罹患兒童罕見腎臟癌症-威爾姆氏腫瘤,影響心智發展,合併有眼睛無虹彩症及眼球震顫等複雜病症。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攜手長聖生技 「CAR.BiTE-GDT 細胞治療」多元精準領航全球 異體多靶向奈米CAR-T 動物實驗超過9成實體癌症細胞消滅 躍上國際權威科學期刊 榮獲美日台多國專利 今年底前進行肺癌、乳癌、大腸直腸癌臨床試驗
2023/4/7周德陽院長強調,基於上述臨床困境,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專家團隊開發的多靶向、多功能CAR.BiTE-GDT是屬於「可異體移植、非病毒基改」的免疫細胞治療方案,更可貴的是,專家團隊的設計採取比照一般藥物般架上隨取隨用的策略,對於搶救晚期癌症病人來說,達到跟時間賽跑,並解決病人本身細胞品質問題以及額外的致癌風險等問題,非常用心貢獻癌症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