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控制氣喘 可別只是自我感覺良好
2018/12/27大部分的氣喘為外在因子所引起,例如塵蟎、蟑螂、花粉或是溫度刺激不同發炎細胞引起免疫反應,導致氣管腫脹、收縮及出現分泌物,因而引發咳嗽、有痰及喘不過氣來的症狀。判斷氣喘是否控制良好,醫師會按4個標準來評估病人過去4個星期的症狀
防治氣喘之1-抗氧化飲食 降低發病機率
2018/12/27氣喘是一種呼吸道急性或慢性發炎性疾病,會引發呼吸道過度的免疫反應,因而造成呼吸道阻塞現象。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缺乏抗氧化營養素,如:鋅、硒、維生素A、C、D、E或蔬菜水果等的攝取量不足,與氣喘及過敏反應的發展有相關性。
防治氣喘之3-要自我保護 避開誘發因子
2018/12/27氣喘是指身體對某種物質有炎症反應,導致支氣管阻塞,產生變化。誘發氣喘的原因很多,包括工業化社會的環境污染、文明進步所帶來的強烈生存競爭和心理壓力、居家環境趨向封閉式空調系統和不易清洗的室內裝潢...
即刻戒菸 改善肺氣腫的第一步
2018/12/27肺氣腫為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種呼吸氣流受阻,而且無法以藥物完全恢復的疾病。其形成原因多是由於吸入有害微粒或氣體至肺部,引起不正常的發炎反應,進而破壞肺部組織,造成肺泡擴張,間隔變窄
藥得對才好得快 銀髮族常見的用藥問題
2018/11/26未遵醫囑服藥,可能使得藥物療效不穩定,不能達到治療目標,若醫師在不知情的狀況下,以為是劑量不足之故而加重劑量,還會增加用藥安全的問題。老年人因老化造成生理上的改變,藥物進入體內產生的作用和代謝功能等也會改變,有些可能藥效增強,副作用也可能跟
好好坐月子 女性調理體質的黃金期
2018/11/22女性一生中有3個全面調整體質的機會,這3個機會分別是青少女初經來潮時期、產後坐月子時期與更年期停經前後。在上述生理轉換的過渡階段,藉由中醫藥的運用,可使身體保持在最佳狀態,其中又以產後坐月子最為關鍵。
流感疫苗~不讓感冒趕流行
2018/10/15流行性感冒(以下簡稱流感)是一種急性病毒性呼吸道疾病,主要致病原為流感病毒。流感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徵,疫情發生通常具有週期性。臺灣雖然一年四季均有流感病例,但以秋、冬季的發生率較高,流行高峰期多自12月至隔年1、2月。
經痛月月來襲 常見的藥物治療與處置
2018/9/26經痛又稱生理痛,是年輕女性最常見的問題。主因是月經來時,子宮會分泌前列腺素,誘發子宮收縮,以便將經血排出,但前列腺素除了會使子宮收縮,還可能促進腸子蠕動而導致腹瀉,並可能促進胃部收縮而出現噁心想吐等症狀。同時,前列腺素也可能會引發頭部血管不
氣喘病人的飲食法則
2018/8/24當氣喘急性發作時,初始治療的目標為快速減輕呼吸道攣縮,以便改善缺氧狀態及儘快恢復肺功能。根據統計,80%的氣喘兒童經過適當的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後,即可停藥,不需要終生與藥物為伍,而正確的飲食與環境控制,更有效避免氣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