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突發性耳聾 要把握治療的黃金期
2019/1/30「突發性耳聾」聽起來好像很恐怖,事實上這個疾病是從英文俗稱的「sudden deafness」直接翻譯過來的,它比較正式的名稱應該是「突發性感音性聽損」,一般是定義在3天之內,純音聽力檢查的閾值連續3個頻率平均損失30分貝以上,並不是所有的病患都是全聾。
服用降血脂藥物須知
2019/1/17血脂是血液中的脂肪,包含了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磷脂質和脂肪酸等。人體血液中好的膽固醇扮演著清道夫的角色,又稱為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它會將血管內多餘的膽固醇送到肝臟內清
減重 關上通往疾病的那扇門
2019/1/17肥胖和睡眠呼吸中止症息息相關。許多人都有嚴重打鼾、老是睡不飽、高血壓控制不良等問題,長久下來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及死亡率,這樣的現象在肥胖患者身上更是常見。目前的治療原則是在睡眠時使用正壓呼吸器,可以想見這又會造成休息時的不適。
心肌梗塞 不可不防的迫切危機
2019/1/10衛生福利部的統計資料顯示,國人每10 萬人口的標準化死亡率,心臟疾病位居第2,僅次於惡性腫瘤,而心肌梗塞又是導致後續心臟疾病的重要成因,因此我們必須了解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並加以預防。
飲食若三低 三高滾一邊
2018/12/27常聽人說「三高」,三高到底是什麼?可不是學歷高,薪水高,更不是身高高唷!今天要談的三高是慢性疾病的潛藏殺手,一個不小心,中風和心血管疾病就會因為它而找上你,造成一輩子的遺憾
高BMI 癌症與多種慢性病之源
2018/12/27世界衛生組織估計,2008年全球肥胖人口達5億人,過重人口達14億人,而每年因肥胖與過重相關疾病死亡者達280萬人,是全世界人口的第5大死因。肥胖除了會增加死亡率之外(BMI與死亡率呈現U或J形曲線的相關),也會增加罹患許多疾病的風險,例如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
別讓三高拖垮你 防治心血管疾病新觀念
2018/12/13隨著飲食西化與生活型態的改變, 動脈硬化相關疾病,包括心血管與腦血管疾病,在臺灣已經超越癌症,躍升為死亡率的第1位。這些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共同危險因子,就是我們所熟悉的「三高」,包括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都在動脈硬化的發生與病程進展上,扮演了
面對三高 化解危機不能等
2018/11/22隨著飲食西化精緻化、生活習慣漸趨靜態,以及人口老化,國人罹患心血管與腦血管疾病的機率大幅增加。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2015年國人十大死因以慢性疾病為主,死亡率如下圖所示,而其中最主要的危險因子就是「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