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目前搜尋條件:中風
不敢做切片?新式切片法 改變攝護腺癌診斷模式 更精準
2019/7/10患者陳先生今年70歲,因小便無力、尿不乾淨而至診所就醫,檢查結果發現,除了攝護腺肥大以外,血清攝護腺特定抗原 (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 PSA ) 也升高,醫師建議做攝護腺切片,陳先生因擔心切片有感染、出血等風險,而遲遲不敢切片。
老是吹冷氣 可別吹出冷氣病
2019/7/9冷氣病有8大特徵:水腫、全身骨痛、頭暈頭痛、容易感冒、手腳冰冷、皮膚乾燥搔癢、過敏症(鼻敏感、濕疹、哮喘等)、因自律神經失調而出現焦慮或胃酸過多等現象。如果你有其中3個或以上的特徵,就可能罹患了「冷氣病」。
治療肌肉痙攣的新趨勢
2019/6/25腦中風患者除了肌肉無力之外,患側肢體也會僵直無法放鬆,這種現象就是肌肉痙攣。腦傷、脊髓損傷、腦性麻痺的患者同樣會肌肉痙攣,這是導致他們有運動障礙的主要原因。 肌肉痙攣是一種肌肉張力過強的現象,由於肌肉不自主的收縮,無法放鬆,不僅影響運動...
腸道不給力 便祕找上門
2019/6/24便祕是個令人困擾的問題,在女性、小孩與年長者更是常見。根據調查,大約15-20%的民眾有便祕問題,在65歲以上住院、長 期臥床或需要長期照護的長者,盛行率更高達4成以上。
克服吞嚥困難 就要這樣吃
2019/6/17吞嚥困難常見於巴金森氏症、多發性硬化症、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等神經疾病患者,以及頭頸癌術後、食道癌、中風、頭部外傷的病人。他們因為神經受損,肌肉協調異常而影響咀嚼能力,食物由口腔經咽喉至食道的過程無法順暢進行,容易嗆咳和流口水,...
化解腦血管危機 出血性腦中風與毛毛樣腦血管病
2019/5/22根據臺灣腦中風治療指引,腦中風是影響國人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不但是十大死因之一,更是老人常見的慢性疾病。腦中風除了可能導致死亡之外,許多患者雖未喪失生命,但是因為中風導致肢體殘障及神經功能損傷,必須支出龐大的醫療費用及耗損巨額的社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