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蔡長海董事長領導校院生技發展
2020/7/22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董事長蔡長海博士表示,台灣有世界一流的醫療水準和現代科技,中國醫大秉持醫學大學及醫療機構的專業角色與醫療使命,責無旁貸的肩負起防疫與醫療責任,學研界、醫界、產業界應攜手合作,透過現代科技,發展人工智慧(AI)醫療,為防疫、醫療、健康照護等相關領域...
心肺替身葉克膜 急症處理的幫手
2020/6/18在臺灣,ECMO俗稱「葉克膜」、「葉醫師」,是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第一個字母的簡稱,中文為體外膜氧合器,就是一種體外循環心肺支持系統,簡單來說,就是用機器來取代人體的心肺,利用機器來幫病人提供心臟及肺臟功能。
治療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 除了陽壓呼吸器之外的選擇
2020/3/26睡眠問題是近年來全世界都在關注的健康議題,而眾多睡眠疾病之中,臨床上除了失眠,最常見的睡眠疾患是睡眠呼吸異常疾患!現代醫學將睡眠期間的呼吸紊亂分成了:1.中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2.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以及3.肥胖通氣不足綜合症
火鍋添暖意 知所取捨健康吃
2019/12/23吃火鍋宜適量,去浮油,少喝湯,多喝水;蔬菜宜趁新鮮吃,煮熟後放置過久,蔬菜內富含的硝酸鹽類會還原為亞硝酸鹽,食用後進入血液,會使紅血球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阻礙血液正常帶氧功能,嚴重時可能出現嘔吐現象,甚或造成昏迷。
急性心肌炎難捉摸 更可怕的是猛爆性心肌炎
2019/12/17急性心肌炎大多數是因為病毒突然入侵心臟肌肉造成的。未成年者以腸病毒居多,成年人則通常找不到確切的病毒源,只有在流感流行期會發現有些是流感病毒所致。因為是病毒感染所致,所以一旦有了急性心肌炎,或多或少會在幾天前甚至1-2週前就有感冒的徵兆。
動脈硬了 問題來了 血管裡的風暴
2019/12/10動脈粥狀硬化屬於動脈硬化的一個細分,是很常見的血管病變,早期的人類或動物解剖就有相關發現。顧名思義,就是動脈管壁變硬失去彈性,以及管壁變厚致使管腔狹窄。動脈硬化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出現或加重,根據統計,男性發生率高於停經前的女性。
心臟節律器病人如何擁有安全的旅遊假期?
2019/11/13裝置心臟節律器的病人,身體及心臟狀況通常相較正常人虛弱,如合併心臟衰竭、危性心律不整尚未控制良好、近期內心肌梗塞或瓣膜性心臟病尚未治療等其他心臟疾病,長途舟車、遠程航班、高海拔地區或激烈活動等行程,有可能加重心臟負擔,導致旅遊途中心臟病發的...
治療神經痛的用藥須知
2019/8/23神經傳導異常引起的持續性疼痛稱為神經痛,常見的周邊神經痛包括疱疹後神經痛、三叉神經痛以及糖尿病神經病變痛等,疼痛程度不一。許多患者正在使用治療神經痛的藥物,而這些藥物各有不同的副作用及禁忌,使用時必須多加了解。
搶救急性心肌梗塞 幹細胞治療有了重要突破
2019/8/16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資料,心臟血管疾病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敵人,每年奪走大約1700萬人的生命,預估到了2030年,全球1年更將有2300萬人會死於心臟相關疾病。我國衛生福利部的報告也顯示,心臟血管疾病在國人十大死亡原因中高居第2...
缺血性腸炎 延誤就醫恐奪命
2019/7/18缺血性腸炎是因為大腸腸壁血流減少,導致腸壁血液灌注不足,進而發生黏膜發炎、潰瘍、出血、壞死甚至腸穿孔。此病好發於年長者,病人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動脈硬化或心肌梗塞病史。病況嚴重時,可能併發腹膜炎或敗血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