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下背痛要覺悟 姿勢不良易復發
2018/8/30下背痛,也有人稱為「腰痛」(low back pain),泛指身體軀幹後方,腰部附近至臀部上方的疼痛症狀。下背痛發生的頻率與時機也非常多變,有些人在清晨較為嚴重,有些則是在搬舉重物或彎腰扭腰之後更加明顯。疼痛嚴重者可能…
待產可以輕鬆些 減痛分娩更合妳意
2018/8/20「護理師!護理師!我老婆好痛,可以請醫生幫我老婆打無痛分娩嗎?」這是產房經常聽到的要求,比起待會兒即將出生的寶寶,這件事似乎更是爸爸媽媽希望「現在」就能得到的醫療處置...
中醫降低肺癌放化療及標靶治療副作用 讓治療更舒適
2018/8/15病人接受放化療或標靶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掉髮、頭暈疲倦、皮疹等副作用,接受中醫治療可獲得不錯改善,讓病人可以完成放化療的完整療程,維持較好的生活品質。中醫部李艾玲醫師表示,肺癌分為小細胞肺...
肩關節好痛 多種療法與你並肩作戰
2018/8/13肩關節是人體活動度最大的關節,它是一個球窩關節,分別由上臂肱骨的圓頭及肩胛骨的凹窩(肩胛盂)所構成。會引發肩關節疼痛的疾病:肩峰夾擊症候群、肩袖損傷、肩周炎、肩關節炎及肩鎖關節炎...
提高卵巢癌療效 腹腔內化療溫熱療法巧妙助攻
2018/8/13卵巢癌在西方國家有相當高的死亡率,而在臺灣2016年的癌症死亡統計中,卵巢癌不僅躍升至第10名, 同時也是平均生命損失年數最多(15.3 年)的癌症,居所有癌症之冠。
三叉神經痛真磨人 可別誤當牙痛偏頭痛
2018/8/10三叉神經痛,其實診斷並不困難,常常只憑症狀表現,就明明白白顯示它的存在。但是因為有太多類似的顏面部疼痛容易與其混淆,醫生如果沒有在第一時間意識到三叉經痛的存在,就有可能忽略,因此誤拔了牙齒...
止痛抗發炎與肌肉鬆弛藥物 應該這麼用
2018/7/27家中的長輩們,尤其是媽媽,長年為了家庭而辛勞,或多或少會出現腕隧道症候群(俗稱媽媽手)、五十肩或關節炎等疾患,甚至可能造成肌肉拉傷、韌帶扭傷或肌腱炎等問題。醫師常會開給止痛抗發炎藥物與肌肉鬆弛...
萬一發生了藥物過敏…
2018/7/16藥物在人體內產生不好的反應,稱之為藥物不良反應。這分成兩大類:第一類是用藥後可以預期的不良反應,也就是所謂的藥物副作用;第二類通常是非預期性的反應,牽涉到身體的免疫反應,也就是藥物過敏反應。一般的藥物過敏是指服用、塗抹或注射藥物後,身體出現...
異位性皮膚炎 恆心是滅火之鑰
2018/7/12異位性皮膚炎是濕疹的一種,有別於其他濕疹之處在於患者的皮膚障壁功能有缺損,因此皮膚會呈現乾燥、粗糙的狀態。由於患者父母親的一方或雙方也常有過敏體質(如:異位性皮膚炎、氣喘或過敏性鼻炎),因此不僅兩代人都為皮膚搔癢的問題所困擾,為人父母者看到...
肺癌晚期 放射治療合併免疫治療 隔山打牛遠距效應 腫瘤獲緩解
2018/7/4癌症治療新趨勢,放射治療合併免疫治療,能雙效打擊癌細胞。放射治療能使腫瘤抗原釋放,改善腫瘤微環境,因而啟動特異性T細胞免疫反應,強化體內免疫系統對抗癌細胞的能力,達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