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懸浮微粒直徑只有頭髮直徑的二十八分之一,沙子的三十五分之一,可以以穿透肺泡,直接進入血管中隨著血液循環全身,易附著戴奧辛、多環芳香烴以及重金屬等有毒物質,依聯合國的標準,細懸浮微粒每天二十四小時平均濃度最高不能超過 35 μg/m3。
細懸浮微粒是燃燒排放物藉光化而產生的,長期吸入會引起過敏、氣喘、肺氣腫、肺癌、心血管疾病、肝癌、血液疾病等,若超過 35 μg/m3,對老人、小孩、有心肺和血管疾病、敏感體質或呼吸系統疾病的人有害,若超過 65 μg/m3,對全數國民的健康都會造成傷害。
懸浮微顆粒在大氣之中會吸收及散射太陽光線,所看到的景物會現朦朧感、降低能見度,白天常被誤認是薄霧。
目前全台細懸浮微粒濃度最高是高雄市,其次就是雲林縣。斗六市與嘉義市兩個都會區,經常是中台灣各鄉鎮市中細懸浮微粒濃度最高的地方 。
自由時報 – 2012 年 9 月 20 日 上午 4:35
環保署說明,細懸浮微粒包括原生性與衍生性細懸浮微粒,尤其衍生性的貢獻比例遠大於原生性,衍生性細懸浮微粒是 SO2、NOx、VOCs 與 NH3 等氣態前驅物在大氣中經過複雜化學反應形成,其反應過程包括氣相光化學反應、液相反應與氣固相反應與不同反應物間之競合作用等,因而細懸浮微粒濃度與前驅物排放量之間有顯著的非線性關係,也使得細懸浮微粒的管制工作相當困難。另外依據國內學者研究,境外傳輸對我國細懸浮微粒濃度貢獻比例達 30% 以上。國內污染源減量及境外傳輸影響掌握與改善,都是未來推動細懸浮微粒管制要突破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