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護理荒」,衛生署打算推動護理業務分級制,由護佐或照顧服務員分擔較不具專業性質的護理工作,如翻身、擦澡及清潔等,預計今年底提出初步方案。
一旦增加護佐分級制,費用是否要由家屬負擔?衛生署護理及健康照護處長鄧素文表示,還未討論此細節,但政府一定會考慮該項費用,該由健保支付還是民眾自費。
衛生署委託台灣護理學會,針對護理業務分級、各國制度進行研究,可望今年底完成。鄧素文表示,年底提出規畫雛形後,將透過公聽會尋求醫界和護理界共識,若不須修改護理人員法,且各界能達共識,最快明年初就可上路。
鄧素文指出,現代社會有許多小家庭,一旦家中有人生病住院,有的家屬可能抽不出時間陪病;另一方面,護理人員長久以來照顧病人,從量體溫、給藥、管灌餵食、遞便盆,到幫病人翻身、擦澡等工作「全包」。她說,由護佐或照顧服務員分擔非侵入性、較不具專業性工作,應有其必要,才有護理業務分級制的構想。
台灣護理學會副會長黃璉華指出,國外護理制度已分為註冊護士 (相當於台灣的護理師)、護士和護佐三級,台灣雖有護佐或照顧服務員名稱,但一直妾身未明。
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呂月榮表示,九年前台灣出現 SARS 疫情後,台北市政府每年編列一億到兩億元,協助家屬聘用照顧服務員;署立醫院也設有護佐,由兩、三位病家共聘,協助病人餵食、清潔及上下床。
「如果能在制度上增加護佐或照顧服務員,可望讓護理人力更充足。」黃璉華說,如果一名護理師、護士要照顧許多患者,勢必分身乏術,部分非專業護理工作應改由護佐來分擔。
記者詹建富 台北報導 聯合新聞網 – 2012 年 9 月 3 日 上午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