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 《Bioessays》 期刊的報告指出,生理時鐘──包括睡覺、起床的循環及賀爾蒙分泌,都是由人體的分子時鐘(molecular clock)控制,這時鐘每天 24 小時律動,與地球轉動形成的日夜變化不謀而合。不過,現在卻因為「人工照明」及不定時吃喝、工作與睡覺的習慣,使人類的生理時鐘被打亂。
英國亞伯丁大學(University of Aberdeen)研究人員懷絲表示:「電燈的出現讓人類與環境的同步律動節奏被打亂。從上世紀開始,人類規律飲食、睡覺與工作的生理時鐘律動便慢慢地式微。由於人類的分子時鐘要設法去適應這樣異常的改變,因此產生代謝與其他健康疾病,提高人類變肥胖的機率。」
研究人員表示,「光」是控制植物、動物及人類配合地球轉動速率的主要因素。稍早的動物實驗也發現,生理時鐘被打亂的老鼠,其肝臟中控制分解脂肪與葡萄糖的基因也出現變化。另一項針對夜班族進行的研究還顯示,夜班族除了較易肥胖外,也容易出現糖尿病,甚至英年早逝。
因此,她認為 24 小時不打烊的社會文化,讓人類付出生理時鐘被打亂的昂貴代價。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指出,人類生理時鐘被打亂導致的後果與睡眠異常、部分心理疾病都有關連。
莊瑞萌 | 台灣醒報 – 2012 年 8 月 30 日 下午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