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研究發現,有宗教信仰的人,心理狀況較良好;科學家把這種現象歸於「精神」的提升。美國的學者指出:「精神上的信仰可能會幫助人們在情緒上面對壓力。」
研究人員以 3 個調查來判斷身心健康、個性特質及精神信仰的關聯性。受測人員包括佛教徒、回教徒、猶太教徒、天主教徒及新教徒。研究顯示,在所有宗教裡,有高度精神信仰的人,展現出較高度的心理健康,比較不會神精質、而且個性比較外向。
美國密蘇里大學教授丹可翰(Dan Cohen)指出,不同疾病包括癌症、中風、脊椎神經受傷、腦外傷等的不同病患,在恢復過程中,他們的心理健康與正面的精神信仰、特別是宗教集會的支持,有很顯著關係。丹可翰說,那些有精神信仰的人可以比較能適應壓力及其它精神的挑戰。
研究員相信,藉由降低自我意識感、增加歸屬感,宗教信仰可提升人們的心理健康。精神信仰所帶來的「無私」態度,有助提升普世的「和平」及「合作」觀念,使人們感覺與他人連結。而一些心靈儀式,如靜坐、以宗教為基礎的諮詢、原諒等,都可以讓人們的情緒更正面。
劉運 | 台灣醒報 – 2012年8月24日 下午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