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News & Message

:::
2020/6/2

生活即中醫,從端午學養生

五月五,慶端午。農曆五月初五稱為「端午節」。端午名稱由來與古代中國以干支紀年月方式有關,干支逢五稱為「午」,端午原泛指農曆初五,也稱為「端五」。台灣民間則習稱為「午日節」或「五月節」。

端午時節草萋萋,野艾茸茸淡著衣

說到端午節,大家必定對中國四大傳奇故事「白蛇傳」的典故熟悉。家家戶戶在此時節,會在門口插上艾葉或菖蒲,灑雄黃酒來辟邪。其實這項習俗,並不是古人為了驅趕傳說故事中的蛇妖,而是從端午節開始後,天氣漸漸變熱,許多蚊蟲孳生,不少瘟疫等傳染性疾病也開始流行,而對照現代台灣,在此時節也正好盛行登革熱與腸病毒等流行病(詳見備註),故農曆五月古人又稱為「百毒月」,可謂名副其實。過去古人在此時節會在家門口掛上菖蒲、艾草,其氣味可以驅趕蚊蟲、驅邪避毒;灑雄黃酒殺菌防病,達到消毒、防疫和防蟲的目的。

《註》台灣目前常見的夏季流行疾病一覽表

疾病

流行月份

疾病簡介

登革熱

由5、6月開始逐漸增加,持續到10、11月

由登革病毒所引起,而登革病毒則經由病媒蚊叮咬人而傳播,在台灣傳播登革熱的主要病媒蚊為埃及斑蚊,白線斑蚊為次要病媒。

腸病毒

在四月開始上升,六月達高峰,七月暑假疫情趨緩,九月開學後為另一波流行

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可再細分為小兒麻痺病毒、伊科病毒、腸病毒、A 型及 B 型克沙奇病毒…等類型。5 歲以下的孩童或新生兒是容易感染腸病毒的族群。

騎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婦把景擷

香包又名香袋、香囊、荷包,古時以碎布縫製香包袋,內裝中藥香料,配戴於胸前,香氣撲鼻,送給家中長輩、小孩可防病健身,驅蚊避邪;送給熱戀中的情郎,自是要向他人炫耀自己心細巧手,也是宣示主權的巧思。常見香包袋中藥材如下:

艾葉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艾草用途廣泛,既可當草藥又可作為料理使用,作為中藥有溫經散寒,安胎止血,散寒止痛,除濕殺蟲等功效,而晉代《風土誌》中則有「以艾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相裁之。」故古人常用艾葉做為避邪之用。現代仍可於公廟中收驚與喪禮後,見到艾葉水淨身的習俗。

菖蒲

菖蒲葉片呈劍型,象徵驅除不祥的寶劍。其藥材特性為開竅豁痰、醒神益智、化濕開胃。夏天天氣溼熱,聞菖蒲氣味可以令精神清爽,增加胃口。

薄荷

薄荷藥材特性為,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鬱,對於壓力大的上班族,聞一點薄荷的香氣可以讓心情較為放鬆,

中國附醫薰香囊,驅蚊防疫又避邪,

一包三用多功能,送禮自用兩相宜。

第一用:香氣最濃郁持續10天(最長可達三週都有淡淡的香氣)
(1)驅蚊-內含薄荷、香茅、丁香等辛香類中藥材可防蚊蟲,可放枕頭套內、床邊、掛電風扇前等防蚊。
(2)避邪-內含艾葉、菖蒲,為過去古人驅邪避凶的法寶。
(3)除體內濕氣-內含佩蘭、藿香、陳皮,可以理氣健脾,芳香化濕。

第二用:不香之後放到鞋櫃或鞋內除濕除臭

第三用:最後可以把充滿濕氣的藥包剪開,當作花圃的天然堆肥

圖一.中國附醫中醫部特製薰香囊(香包)

圖一、中國附醫中醫部特製薰香囊(香包)

薰草茶飲來解膩,端午佳節粽飄香

端午節吃粽子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也一祭我們的五臟廟一飽口福。但粽子外以糯米,內包肥肉等膏粱厚味食物,吃多容易令人積食感到腸胃不適,本院研發薰草茶飲,為純中藥製成,內含藿香、蒼朮、陳皮、桔梗、甘草等中藥材製成,可以醒脾健胃解決吃肉粽後的腸胃積滯,又可以在這個梅雨濕熱的季節芳香化濕,驅除體內濕氣達到防病保健的功效。

圖二.中國附醫中醫部特製薰草茶(茶包)

圖二、中國附醫中醫部特製薰草茶(茶包)

圖三.中國附醫中醫部耳鼻喉胸腔肺系研發團隊-林于娟醫師 圖三.中國附醫中醫部耳鼻喉胸腔肺系研發團隊-林于娟醫師與王禎佑醫師

圖三、中國附醫中醫部耳鼻喉胸腔肺系研發團隊-林于娟醫師與王禎佑醫師

如有購買薰香囊(香包)或是薰草茶(茶包)的需求,歡迎至中國附醫中醫部,由專業中醫師評估體質後為您開立。

相關文章

至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