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News & Message

:::
2019/2/15

萬籟入耳 你真的聽清楚了嗎?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耳鼻喉部 王堂權醫師

「醫師,最近我叫我老公的時候,他都愛理不理,在家裡只會自顧自地看電視,還因為這樣跟他吵了好幾回,以為他不是性情大變,就是對我有什麼不滿,直到有一次全家到郊外踏青,孩子從後面大聲喊了他好幾次,他居然好像聽不太清楚,遲遲才回應⋯」

聽覺減退的可能徵兆

你是潛在的聽損族群嗎?

我們的居住環境中充滿著各種噪音,例如民俗活動的嗩吶與鞭炮聲、重劃區營建工程的機具聲,甚至是餐廳夜店的喧鬧聲,要想在這樣的狀況下保護纖弱的聽覺系統,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事實上,有聽力受損或耳鳴問題的人,遠比你想像的還要多!

聽覺減退的可能徵兆

就如前述病人的妻子所言,看似好笑,其實在家庭或職場都是層出不窮,還可能衍生一些不必要的誤會,對人際互動的影響自不待言。雖然漸進式的聽力受損比較容易被忽略,但還是有一些徵兆值得注意。比如說,家人總是抱怨你把電視或音響開得太大聲;講電話時經常因為聽不清楚,需要對方再重複一次或講大聲一點;在公共場合與人聊天時,溝通或聆聽有困難;甚至是出現間歇性或持續性的耳鳴等等。

除了這些生活中的警訊之外,最可靠的還是定期找專業人員做聽力檢測,健檢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尤其在高噪音環境下工作的人,更應定期檢測一下聽力,若有問題才能及早發現。只是,在林林總總的健檢項目中,聽覺系統(聽力與耳鳴)相關的項目常常被忽視或遺忘,而且即使看到聽力報告上冷冰冰的數據,很多人仍然不明白這到底代表了什麼?是需要進一步手術或配戴助聽器?還是只需要定期追蹤及適度減少噪音暴露呢?

認識聽覺系統

聽覺系統是人體最精細的構造之一(圖1),儘管它和其他器官系統比起來,是那麼的渺小,可是沒有了它,卻會大大影響一個人最基本的生活。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有著比其他動物更好的溝通能力,而人與人溝通時,傾聽永遠是第一步。海倫凱勒曾說:「若我能恢復視力與聽力,我願能選擇聽得到,因為看不見使我與事物隔絕,但聽不到卻使我與人隔絕!」

圖1:聽覺系統的構造十分精細

聲音傳遞之路

耳朵負責接收、轉換與傳送聲波,聲音從外界進入耳朵,這些訊息經過外耳、中耳、內耳、聽神經、腦幹,最終到達大腦的聽覺皮質,這中間經過了多次的能量轉換與增強作用,最後由大腦進行音源、音量、內容等判斷後,再告訴我們接收到一個聲音,讓我們能聽懂別人的談話。

中耳

其中,中耳的構造有助於放大聲音與平衡壓力。中耳有3個互相連接的聽小骨,是人體中最小的骨頭,分別是錘骨、砧骨及鐙骨。聲音由外耳傳入後,透過耳膜與聽小骨的傳導物理機制,可將聲音能量放大。此外,中耳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構造:耳咽管,它連接了中耳腔與鼻咽部,一般情況下,通道是關閉的, 在我們吞嚥、打哈欠或打噴嚏的時候才會打開,這時就可以藉此平衡中耳腔與外界的氣壓。

內耳

在這些構造中,內耳扮演極其關鍵的角色。內耳管理聽覺的部分是耳蝸,形狀就像蝸牛殼一般旋轉兩圈半,裡面有聽覺最重要的感受器:毛細胞。

耳蝸裡的毛細胞分成兩大類,有3列的外毛細胞與1列的內毛細胞,當聲波傳入,這些能量轉換後衝擊耳蝸內的液體,傳到毛細胞,由毛細胞與其相伴的神經纖維產生神經衝動,進而將這些聽覺訊息往內傳送至大腦。然而,過大的聲音能量與持續過久的音量刺激,有可能使得毛細胞受損而死亡。

聽力損失的類型

依據聽力受損的部位來區分,可以分為傳導性聽力障礙、感音性聽力障礙、混合性聽力障礙及中樞性聽力障礙。接下來,主要介紹的是傳導性聽力障礙與感音性聽力障礙這兩大類。

傳導性聽力障礙

簡單來說,此類問題主要發生在外耳與中耳部位,導致聲音的傳遞受阻,因此順利傳到內耳的聲音能量就相對較少了。可能的原因包括耳道閉鎖、耳垢栓塞、中耳炎、中耳積水、珍珠瘤、耳硬化症等等。

感音性聽力障礙

此類問題主要發生在內耳或聽神經部位,進一步細分,由內耳受損引起的稱為感音性聽力障礙,若是由內耳及聽神經受損所導致的,稱為感音神經性聽力障礙。可能的原因非常多,包括先天性聽損、噪音傷害、老化、耳毒性藥物、免疫疾病、聽神經瘤、梅尼爾氏症、突發性耳聾或外傷引起等等。

聽力問題處理對策

如果在做了詳盡的聽力檢測後,被告知可能有聽覺系統受損,不要急著難過與放棄,因為仍有機會藉著醫療介入與處理,讓你再次聽到外界傳入的聲音。不同的聽損類型,有著相對應的處理對策。

傳導性聽力障礙的處理對策

所謂傳導性聽力障礙,主要是外耳或中耳出現異常,如果內耳或神經相關功能依然良好,那麼只要設法修復這一系列的聽覺傳導通道,就有機會恢復聽力。

修復方式基本上包括藥物治療與手術治療兩大主軸,醫師會依據病患不同的情況來給藥,而手術則包括耳道成形手術、耳膜修補手術、鼓室成形術、乳突鑿開術、聽小骨重建手術、中耳通氣管手術或耳咽管手術等等。依據病患的情況與疾病嚴重程度,可以採用顯微手術或耳內視鏡手術等方式來進行。

感音性聽力障礙的處理對策

基本上,感音性聽力障礙患者外耳與中耳的聲音傳遞,可能是正常的,主要是因為內耳耳蝸的問題才導致聽力損失。這類問題有一部分可以藉由藥物來緩解或控制,助聽器等相關的聽覺輔具(包括植入式的助聽器)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一般來說,使用助聽器需要經過一連串評估與選配的過程,就如同我們視力不好配眼鏡一樣,只是助聽器選配的過程可能比配眼鏡還繁複許多。萬一病人的感音性聽損極為嚴重,連助聽器都幫助有限,便可考慮做人工電子耳植入手術。聽力損失的時間越短,手術後的成效會越大。

從此不再萬籟俱寂

近來研究證實,嚴重聽損並非只有影響溝通或人際交往而已,由於長期的聽覺剝奪,外界的聲音訊號傳遞不到大腦,會使大腦功能產生改變,可能導致殘餘聽覺能力快速退化,甚至和失智症的發生也有連帶的相關性。

因此,積極地矯正聽力損失,不僅僅是要讓外界的聲音重新傳入,重現病患的聽覺功能而已,它還有更重要的意義存在。藉由了解聽覺系統,希望大家都能更重視並珍惜自己的聽力,讓「萬籟俱寂」這種可怕的事情,不會發生在你我的身上。

資料來源 : 中國醫訊第166期

相關文章

至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