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優化服務,本院於112年1月8日凌晨四時起,分機號碼升為5碼!
原4碼分機號碼前冠*1*升為5碼(例如:原分機號碼為3116→13116)
基因突變的癌細胞常會產生異常蛋白質,免疫系統則會製造能透過辨認異常蛋白而攻擊癌細胞的白血球,但由於數量不足,無法「殺光」不斷擴散的癌細胞;美國癌症研究中心手術部主任史蒂芬羅森伯格指出,免疫細胞輸入法係以人工方式增加抗癌淋巴細胞數量,輸回患者體內的淋巴細胞能攻擊食道、胃、腸、肺、胰、膀胱等部位的癌化上皮細胞,因此一直是醫界致力研發的療法。
羅森伯格表示,當體外培養的淋巴細胞辨認出癌細胞的「特徵」後,會釋放多種「細胞激素」以分解或殺死癌細胞;由於該抗癌機制屬於「天然」的免疫反應,副作用相較化療及放療低,適合治療癌末、身體較虛弱的患者。羅森伯格團隊曾以免疫細胞輸入法治療皮膚癌中致死率最高的黑色素瘤,人體試驗成功率逾 7 成,包括腎臟癌、淋巴癌及鼻咽癌也都有成功案例傳出。
美國癌症中心研究人員分離出膽管癌患者體內一種稱為腫瘤滲透淋巴細胞(TIL)的白血球,此淋巴球能辨識患者癌細胞上突變的「ERBB2IP」蛋白質;研究人員每次將 4 百多億顆 TIL 輸回患者體內,其中能辨識 ERBB2IP 的 TIL 約占 4 分之一,成功使患者蔓延至肺與肝的癌細胞停止擴散,而當能辨識 ERBB2IP 的 TIL 比例提高到 95% 時,腫瘤體積也不斷縮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