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一個研究認為,人之所以眨眼,可能是為了對大腦進行重置,以便給後續活動做準備。
大阪大學和位於神戶市的情報通信研究機構,在最新出版的美國科學院院刊網路版發表了這個研究成果。
他們發現,當人在看電影時,大腦中的活躍區域會在眨眼時瞬間發生改變,研究人員根據這一發現提出上面的假說。大阪大學副教授中野珠實說,透過閉眼可以將故事情節劃分為若干段落,暫時關閉對外界的注意力,使訊息處理更加順暢。
人通常每分鐘眨眼 15 到 20 次,但如果只是為了使眼睛保持濕潤,每分鐘眨眼 3 到 4 次就足夠了,為何要頻繁眨眼是科學家想要探究的未解之謎。
研究人員讓十名受試者觀看英國的人氣喜劇片《憨豆先生》,同時用核磁共振觀察大腦中的活躍區域。結果發現,在眨眼的同時,人的大腦中對外界加以注意時活躍的區域,會瞬間切換到想像等內省式思考時活躍的區域,之後又會立即還原。
這些眨眼動作容易出現在影片情節的分隔點,且人們眨眼的時機也常會趨於相同。研究還發現,即使在影像中仿照眨眼時的景象,插入一幀黑色螢幕,大腦也並不會出現活躍區域的切換動作。
中廣新聞網 – 2012 年 12 月 25 日 上午 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