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全國社區衛生服務模式經驗交流會 11 月 26 日在上海市召開。衛生部副部長劉謙在會議講話中強調,推進社區衛生服務可持續發展一定要把轉換機制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並明確指出了轉化機制的 6 個目標和方向。
落實財政補償機制
各地要繼續完善財政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的補助辦法,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收支差額納入財政預算並足額落實到位,要保障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足額下撥、專戶管理、專款專用。
完善醫保引導機制
要推進實施一般診療費納入醫療保險支付範圍,擴大門診統籌,增加醫療保險基金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補償力度;結合全科醫生制度建設,探索按人頭付費、按病種付費和總額預付等付費方式改革。
創新分類管理機制
據統計,全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衛生行政部門直接舉辦的占 57%。各地對不同性質類型的機構應區別對待,執行不同的補償、管理和運行機制。
建立激勵約束機制
要努力提高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編制標準,建立符合衛生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探索多種措施,提高社區衛生人員合理收入。要允許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將收支結餘通過獎勵基金等方式,用於改善醫務人員待遇。有條件的地區,可以探索實行中心主任年薪制。
建立上下聯動機制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必須加強與公立醫院和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的分工協作。與公立醫院的合作,要堅持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功能定位,探索簽訂長期合作協定、託管、組建縱向一體化醫療集團等多種合作形式。在與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的合作方面,重點是理順各自在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的職責。
完善監督管理機制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加強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監督管理力度,嚴格准入,規範醫療服務行為,保證服務品質,避免安全隱患。要定期公開社區醫療服務資訊、價格、財務收支以及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有關情況,接受社會監督。
中央日報 – 2012 年 12 月 1 日 上午 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