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75歲阿伯起床胸悶心悸,冠動脈阻塞高達99%!「運動心電圖AI輔助判讀系統」 及時介入治療倖免於難
2022/12/2975歲陳伯伯平日生活習慣良好,有高血壓病史,有天起床時忽然感覺胸悶心悸,原以為是胃食道逆流,到中國附醫尋求協助,經消化內科再轉介到內科部心臟血管系,吳宏彬醫師建議使用運動心電圖檢查心血管狀態,運動心電圖顯示陳伯伯運動最大心跳每分鐘139下,ST段輕度下降呈現缺氧,依傳統人工判讀與風險因子評估僅為冠狀動脈中度風險
健康由腸道菌來決定 腸道菌相基因檢測 疾病警訊守門員
2021/11/10腸道菌相對健康影響重大,不只影響腸道功能,更會影響各種疾病,如大腦神經退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自體免疫疾病及癌症等等,如病人在被診斷高血脂症後檢測腸道菌相發現與一年前相比,大腸癌及發炎相關的腸道菌明顯增加,可當成疾病的警訊
1天2顆原味核桃 護心益血管
2021/2/22在堅果家族中,許多研究已發現核桃對健康有特別的益處。比起大多數其他的堅果類,核桃含有較高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包括a-亞麻油酸,此脂肪酸是維持人體健康所不可或缺的必需脂肪酸,能夠預防動脈粥狀硬化和保護心血管。
飲食有智慧 老得慢一點
2021/1/19端粒(telomeres)是人體染色體末端的結構,具有保護基因穩定性的作用,也是決定高等哺乳動物衰老和長壽的主要因素之一,許多研究都顯示,端粒的長度與壽命長短、壓力、基因損傷和衰老、癌症、代謝症候群等相關疾病有直接關聯。
阿玆海默症 帕金森氏症 失智症 認知功能與飲食營養
2020/1/7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症是老年人主要神經退化性疾病。阿茲海默症的特徵是記憶力、語言逐漸喪失認知能力,而帕金森氏症的特徵是嚴重的運動症狀,包括無法控制的靜止性震顫,肌肉僵硬,姿勢反射減弱和運動遲緩。
寒冬切莫補過頭 慢性病患更要節制
2019/12/25傳統進補的食材多為高脂肪、高膽固醇的肉類及動物內臟,與酒、麻油及中藥材一起燉煮,如果再加上湯底、沾醬,熱量驚人。雖然吃的時候暖洋洋,卻可能造成身體負擔,慢性病如痛風、高血壓、高血脂等患者更要留意。
動脈硬了 問題來了 血管裡的風暴
2019/12/10動脈粥狀硬化屬於動脈硬化的一個細分,是很常見的血管病變,早期的人類或動物解剖就有相關發現。顧名思義,就是動脈管壁變硬失去彈性,以及管壁變厚致使管腔狹窄。動脈硬化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出現或加重,根據統計,男性發生率高於停經前的女性。
戰勝勃起障礙 重振雄風在此一舉
2019/8/26有人說性功能是男性的第二生命,一旦罹患性功能障礙,不但會帶給個人很大的困擾,甚至會造成整個家庭的問題。更糟的是,這個問題往往讓人難以啟齒,患者或許就連對醫師都不好意思提起,因諱疾忌醫,致使無法及時採取正確的對策。
控制高血壓 遠離腦中風
2019/5/14高血壓的定義是血壓高於140/90毫米汞柱(mmHg)。臺灣約有430萬人罹患高血壓,但近半數的患者根本不知自己已有高血壓。高血壓是引起腦中風最主要的危險因子,患者發生腦中風的機率,是沒有高血壓者的2.4倍。根據統計,8成的初次腦中風、7成的初次心肌梗塞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