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歷年層級最高新加坡衛生部官員率團參訪中醫大附醫 取經中西醫整合特色治療 推動智慧醫院國際化有成 拓展新南向國家並擴及影響力到星國
2023/11/29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大附醫)推動智慧醫院與中西醫整合治療有成,今年初在新加坡獲得Healthcare Asia Awards 2023大獎的「年度智慧醫院Smart Hospital Initiative of the Year」獎項肯定,打響國際品牌知名度,將衛福部醫衛新南向計畫推動到馬來西亞與汶萊兩國家以外,更將影響力擴及到新加坡。
歷年層級最高新加坡衛生部官員率團參訪中醫大附醫 取經中西醫整合特色治療 推動智慧醫院國際化有成 拓展新南向國家並擴及影響力到星國
2023/11/28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大附醫)推動智慧醫院與中西醫整合治療有成,今年初在新加坡獲得Healthcare Asia Awards 2023大獎的「年度智慧醫院Smart Hospital Initiative of the Year」獎項肯定,打響國際品牌知名度,將衛福部醫衛新南向計畫推動到馬來西亞與汶萊兩國家以外,更將影響力擴及到新加坡。歷年參訪層級最高的新加坡衛生部衛生總司長麥錫威率團於27日到訪,深入了解中醫大附醫在中西醫整合治療特色,尤其癌症中西醫整合治療成果與中醫結合AI醫療多元應用也讓參訪團感到驚艷。
亞洲減重代謝外科盛事 逾十國五十名國際醫師連袂來台 第六屆國際代謝手術卓越聯盟論壇IEF Forum開幕 搭建平台拓展醫療外交
2023/11/4為期3天由國際代謝手術卓越聯盟IEF主辦的「第6屆國際代謝手術卓越聯盟論壇6th IEF Forum」,今年擴大規模與國際減重手術俱樂部IBC與全球腹腔鏡及機器人手術學會GLR合作,4日於台中盛大開幕。今年以「減重治療之誰與爭鋒The challenger & Champion」為題,舉辦包含減重代謝手術及內科治療工作坊、大師腹腔鏡微創手術演講與肥胖醫學治療討論等一系列研討活動,有來自西班牙Antonio Torres、日本Kasama Kazunori、巴基斯坦Imran Abbas等歐洲、亞洲減重代謝內外科重量級醫師參加,及擔任講者與會議座長,吸引逾兩百名國際人士參加,盛況空前。
緬甸「龜背少年」國際慈善醫療 榮登「玉山論壇」開幕式影片 企業捐助結合卓越醫療技術 形塑臺灣國際品牌 助推醫衛新南向
2023/10/11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自2016年起結合企業資源,推動「一年一國際慈善醫療」已建立口碑與品牌形象,累積贊助款項達二千萬元,先後幫助越南、緬甸、中國大陸與美國關島6位重難症病人來臺就醫,傳達企業獻愛、醫療救人的價值真諦,見證「Taiwan is Helping」的卓越醫療技術。其中常裕富士機工公司贊助的緬甸「龜背少年(特發性成年僵硬型胸腰椎脊椎駝背側彎)」案例,獲選登上今年第7屆玉山論壇開幕式影片(醫療類唯一),感動與會的國際人士。
聽不到飛機起降聲 女嬰言言植入雙耳人工耳蝸 今能聽能應對 國內首例健保完全給付 中醫大附醫成功翻轉「新聲」
2023/9/1310個月大女嬰言言,出生時新生兒聽力篩檢雙耳未通過,於中醫大附醫全方位聽覺健康中心追蹤檢查,確定為極重度聽力損失(聽力損失大於90分貝),連飛機起降時發出的巨大聲響都聽不到,將嚴重阻礙言言聽力及語言發展,建議家長需趁早考慮為言言進行人工耳蝸(電子耳)植入。陳冠華主任指出,對於重度以上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大於七十分貝)的病人,助聽器音量已經不足,須植入人工耳蝸方能改善聽覺;然而,言言母親在巨大經濟壓力之下(人工耳蝸自費一套100萬台幣),僅能先預訂植入單耳(健保只給付一耳),幸運的是,衛福部健保署今(112)年7月1日起放寬政策,改為健保給付未滿18歲重度聽損者雙耳人工耳蝸,為使言言能夠擁有雙耳優勢,言言媽火速與中心連絡更改為雙耳植入,並順利於7月20日進行雙耳健保人工耳蝸植入手術,術後隔天開機,言言即有聽到聲音轉頭尋找聲源的反應,植入2個月左右,已開始有口語發展,可回應家長,與家長互動,言言也是全國第一位健保給付雙耳植入人工耳蝸成功的個案。
中醫大附醫與台灣微軟強強聯手共創未來智慧醫院 引領創新「智海系統-生成式語音智慧醫療」 提高醫護效率、拯救更多病人生命
2023/7/24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與台灣微軟今(24)日宣布,生成式AI智慧醫療紀錄-「智海系統(gHi system) 」問世,這是全球醫療系統第一個以華文建構的生成式語音智慧醫療系統,透過醫護專家口述,AI引擎即能快速撰寫病歷,提高醫護紀錄的效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周德陽院長指出,中醫大附醫運用微軟(Microsoft)Azure平台,成功研發「智海系統」的中文語音AI引擎應用在台灣醫療院所,大幅減少醫護人員輸入病歷75%的時間,讓醫護人員更專注於患者照護,拯救更多生命;「智海系統」是引領全球華文醫療系統首創的AI生成式醫療紀錄,堪稱是華文版的Nuance。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榮獲「2023 HIMSS戴維斯卓越獎」 台灣唯一獲獎 亞洲摘冠 AI輔助搶救更多生命 最佳醫院典範
2023/6/21象徵全球醫療機構智慧醫療的高品質指標,美國醫療資訊暨管理系統協會HIMSS(Healthcare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s Society;HIMSS),再宣布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獲得另一座國際智慧醫療頂尖大獎:2023 HIMSS戴維斯卓越獎( HIMSS Davies Award of Excellence),HIMSS 亞太區副總裁兼董事總經理Simon Lin指出,HIMSS戴維斯卓越獎成立至今已經28年,此獎項是以智慧醫療改善病患健康之傑出成果作為全球醫院學習標竿而設立,曾獲得該殊榮的頂尖醫學中心有克里夫蘭診所(Cleveland Clinic)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健康照護體系(UCLA Health)等國際知名醫院,而中醫大附醫主要是以三大智慧醫療平台「智抗菌平台i.A.M.S」、「遠距AMI平台」以及「智慧肺護守ARDiTeX」之成果,拯救更多重症病人的生命,受到高度肯定獲獎。 HIMSS戴維斯卓越獎歷來審查嚴謹,來自亞洲的醫院獲獎較少,中醫大附醫不但成為唯一獲獎的台灣醫院代表,也是今年唯一來自亞洲獲得此殊榮的醫院代表。
近八旬長者急性腦中風 中醫大附醫「iStroke腦中風診斷平台」 CT檢查免顯影劑 AI只花90秒鎖定腦傷區與體積 精準即時搶救 術後長者康復能活動
2023/5/2479歲的林女士在廚房做菜時,突然發生左側手腳無力,被家人送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診,林女士左側手腳僅能稍微移動、左側忽略症、左側顏面麻痺、嚴重口齒不清,神經部蔡昇達醫師初步研判為右側大範圍腦中風,需要立即進行電腦斷層掃描,幫助找到腦部受損位置與面積,中醫大附醫專家團隊先以無顯影劑的腦部斷層影像(Non-contrast CT, NCCT)確認林女士損傷狀況,接著跳開一般傳統途徑:以注射顯影劑進行腦部灌流掃描(CT perfusion, CTP)來幫助判斷腦中風位置與其範圍;為避免長者施打顯影劑可能突發的健康風險,以及加速醫師臨床評估的準確性,中醫大附醫專家團隊隨即啟動人工智慧中心開發的「iStroke腦中風診斷平台」,運用AI大數據建構的人工智慧模型,分析CT腦部影像,並模擬其施打顯影劑後的影像,來預測林女士損傷的腦部區域落點與體積,診斷出林女士為右側中大腦動脈阻塞導致缺血性腦中風,結合後續AI分析CTP得到的可救治區域與不可救治區域等資訊,輔助醫師判斷其治療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