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異位性皮膚炎之藥物治療
2021/6/3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 AD),是皮膚屏障保濕功能異常而造成乾燥、發炎等症狀,是一種反覆發作又合併免疫系統失調的慢性皮膚病。約有一半的小朋友會合併過敏性鼻炎、氣喘、過敏性結膜炎等,究竟異位性皮膚炎怎麼辦呢?
吞嚥困難原因多 別讓美食從此絕緣
2021/5/17「吞嚥困難」通常是表現出東西卡住的異物感,有時會合併噁心、嘔吐等症狀;「吞嚥疼痛」則是吞嚥時會引起疼痛感,多是喉嚨發炎、扁桃腺發炎或潰瘍等問題所致,病人主要是因為疼痛而不想進食,並不會有食物卡住無法上下的情況。
守住靈魂防線 青光眼用藥須知
2021/4/26青光眼是眼壓升高的一種眼部疾病,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視神經病變,主因是眼內液體(房水)無法正常排出以及房水量增加,眼壓因而升高,壓迫到眼球後方的視神經,造成視神經的損害。青光眼最重要的判斷依據就是眼底檢查,眼底是最早出現異常的地方,其他如視野...
產後腰痠難忍? 中醫針藥手法幫助您骨盆回正
2021/4/22骨盆是由薦骨、髂骨、恥骨、坐骨所共同組成的一個環狀結構,能保護盆腔內的器官。其中左右兩側形狀像是蝴蝶翅膀的扁平骨骼即為「髖骨」,它是由髂骨、恥骨、坐骨這三部份共同組成。兩側髂骨在身體後方所夾住的骨骼即為「薦骨」,它承受了來自上半身的大部分...
消化性潰瘍有隱患 飲食療法減輕不適
2021/4/20消化性潰瘍是一種慢性發展性的疾病,由於腸胃道黏膜損傷而失去保護作用,其併發症(糜爛、出血和穿孔)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據統計,消化性潰瘍出現在十二指腸和胃臟的比例最高,好發年齡層為30-60歲,但任何年齡的人都可能發生。
淺談COVID-19 新冠肺炎之藥物治療
2021/4/12近來疫情正在迅速擴散,COVID-19病人以成人為主。潛伏期通常在暴露後14天內,大多數情況發生在暴露後約4至5天。其臨床特徵:少部分病人無症狀感染,目前已知主要表現為發燒,咳嗽,呼吸困難和胸部影像學上雙側浸潤,肺炎似乎是最常見的嚴重感染表現。
對抗乳癌不孤單 中醫輔助減緩療程不適、避免副作用
2021/3/31乳癌現行治療方式趨於多元,根據不同的荷爾蒙受體(ER、PR)、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及細胞增殖指標(Ki67)等多種生物特性做分型、年齡及停經與否,制定不同的個人化治療計劃,西醫治療以手術為主,配合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放射線治療...
美顏針:中醫美顏術 緊膚膨潤好氣色 針完即有感
2021/3/30「美顏針」源自於韓國,一開始是用在治療顏面神經麻痺的病人,可改善臉部肌肉的不協調,而後逐漸應用在醫學美容上,又稱作3D美顏針、縮顏針、美顏微針。治療原理結合了傳統中醫經絡穴位學說與現代西醫解剖學說,利用極細的針與輕柔無痛的手法來刺激臉上的...
咳漏尿,尿急也漏尿!手術加肉毒桿菌素注射改善「混合性尿失禁」
2021/3/19若婦女同時有以上兩種尿失禁,該怎麼辦?鄒頡龍主任指出:「混合型尿失禁」其實相當常見,根據統計約三分之一尿失禁困擾的婦女屬於混合型尿失禁。傳統上會優先治療較嚴重的症狀,例如:咳嗽、打噴嚏漏尿明顯的患者先選擇手術;如果是急迫性尿失禁較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