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治療神經痛的用藥須知
2019/8/23神經傳導異常引起的持續性疼痛稱為神經痛,常見的周邊神經痛包括疱疹後神經痛、三叉神經痛以及糖尿病神經病變痛等,疼痛程度不一。許多患者正在使用治療神經痛的藥物,而這些藥物各有不同的副作用及禁忌,使用時必須多加了解。
失智症來勢洶洶 中西醫全面抗衡
2019/8/23失智症造成的功能退化屬於不可逆轉,對腦部負責短期記憶的海馬迴影響更是明顯,所以對於有輕度認知障礙的患者來說,設法保存認知功能,避免繼續惡化是非常重要的。國際失智症協會定期發布的全球失智症報告,自2011年起便強調及時診斷與早期治療的益處。
如何預防搭乘交通工具旅遊時的健康意外?
2019/8/22時差主要的症狀包括焦躁、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倦怠感與腸胃不適。而症狀的嚴重度常與穿越多少時區及飛行的方向有關, 例如:穿越超過6個時區或是往東的飛行較容易有時差的症狀。常見治療時差的方式包括:(1) 促進高品質的睡眠,必要時可搭配短效的鎮靜安眠藥物...
服用降血脂藥物的禁忌之食
2019/7/17高血脂是很普遍的慢性病,2016年健保給付藥品申報金額的第1名即為降血脂藥,且申報金額前10名當中,降血脂藥就占了3名,可見許多患者都仰賴此類藥品來控制血脂肪。
以愛傳承,延續生命 淺談器官移植治療用藥
2019/7/10器官移植對於末期器官衰竭的病人而言,確是生命延續的曙光。但器官移植僅能視為一種治療手段,而非治癒疾病的方法,從術前術後的評估,到器官置換後所帶來的好處與長期免疫抑制劑所造成的風險都是並存的。因此,並非所有器官衰竭的病人都適合接受器官移植。
給癌症患者們治療期間的飲食建議
2019/7/10每當在病房向癌症病人進行飲食衛教,常有患者或家屬詢問「要吃什麼才有營養?」「飲食要注意什麼?」 「這個可以吃嗎?那個可以吃嗎?」對於日常飲食充滿疑慮,不知怎麼吃才對。
胃內肉毒桿菌注射減重 45歲人妻從大嬸變輕熟女
2019/7/3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劉家嘉醫師說,胃鏡減重其實就是利用一般的無痛胃鏡方式,來進行一連串的減重治療,包括早期台灣即已開始施行的胃內水球,就是胃鏡減重的方式之一。
治療肌肉痙攣的新趨勢
2019/6/25腦中風患者除了肌肉無力之外,患側肢體也會僵直無法放鬆,這種現象就是肌肉痙攣。腦傷、脊髓損傷、腦性麻痺的患者同樣會肌肉痙攣,這是導致他們有運動障礙的主要原因。 肌肉痙攣是一種肌肉張力過強的現象,由於肌肉不自主的收縮,無法放鬆,不僅影響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