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的阿宏從小就是氣喘兒,用「弱不禁風」來形容他再貼切不過,只要吹到冷風或是氣溫開始轉涼,咳嗽就沒停過,甚至半夜還會咳到睡不著,要是一不小心感冒“咻咻”聲就跟著來,嚴重時還要到急診報到。阿宏媽因為兒子的身體狀況累到心力交瘁,只要氣象報告說寒流來襲,整顆心又糾結起來,隨時要做好應戰準備。阿宏媽來到中醫門診詢問:「醫師,家裡瓶瓶罐罐的藥已經一大堆了,請問中醫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可以幫忙阿宏的氣喘,讓他可以度過這個忽冷忽熱的季節?」
在台灣身受氣喘困擾的孩童不在少數,根據統計調查,台灣兒童氣喘的盛行率在15~20%,男生多於女生,隨著居住環境與飲食習慣改變、食安與空氣汙染問題亮紅燈,過敏、氣喘的盛行率逐年上升。氣喘主要是因呼吸道對誘發因子如過敏原(塵蟎、蟑螂、黴菌等等)、病毒感染、空氣汙染、冷空氣、運動等產生的過度反應,而出現支氣管收縮、慢性發炎的現象,症狀表現為反覆咳嗽,特別在半夜或清晨咳嗽更加嚴重,喘鳴、胸悶、呼吸不順。
中醫角度看氣喘
氣喘患者大多屬於「虛寒」體質,這類體質的人容易感冒、抵抗力差,遇到溫差變化,特別是天氣轉冷或吹到冷風,容易出現咳嗽、喘鳴(咻咻聲),稍活動頭面部就容易流汗,稍運動就容易喘,平常比較怕冷、手腳冰冷。氣喘與中醫的肺、脾、腎臟腑功能不足有關,這些臟腑功能失調,體內容易產生伏痰,遇“外邪”則會引動“伏痰”而發病。而外邪類似過敏原、冷空氣、空氣汙染、感染等誘發因子;伏痰則類似身體過敏反應產生的發炎物質,容易刺激、阻塞呼吸道。
中醫治療氣喘會分階段處理,各分為「急性期」與「緩解期」。在「急性期」階段,會依照咳嗽、痰的質地、與體質來區別,大致分為「熱性」氣喘與「寒性」氣喘。「熱性」氣喘的咳嗽多伴黃色黏稠的痰,容易有喉嚨紅且痛,面色偏紅,常口渴想喝冰水,較容易便秘;「寒性」氣喘則痰量多且清稀,有時伴有泡沫痰,面色偏白,怕冷,經常手腳冰冷。急性期的治療以止咳、平喘、化痰為主,減輕咳嗽、喘鳴的症狀。「緩解期」會以調理體質,改善肺、脾、腎臟腑功能不足,以扶正固本為主,為身體打造銅牆鐵壁般的外牆,並強化內部應戰部隊,增加身體對抗“外邪”的能力,來逆轉「弱不禁風」。
過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研究顯示,在台灣超過一半以上(57.95%)氣喘患童會搭配中醫藥治療氣喘,相關的氣喘研究已刊登在國際知名期刊Allergy中,其他研究也顯示透過中醫藥治療,有助於調整氣喘病人的免疫功能,進一步穩定患者呼吸道之過度反應,由此可見,中醫藥在治療氣喘有一定的角色與地位在。
氣喘兒飲食有哪些要注意?
若您孩子的氣喘是由食物過敏原所誘發的,在飲食上就要特別小心謹慎,常見的過敏食物如:魚、蛋、海鮮、花生等蛋白質豐富的食物,若不確定可以請醫師做過敏原檢測,但食物而引起過敏氣喘的並不多,孩子又處於生長發育的階段,建議平常均衡飲食即可,但是若是在氣喘發作期或是氣喘控制不良,則應該謹慎遵守飲食禁忌。
在咳嗽明顯或是氣喘發作期,依照前文提到屬於「熱性」氣喘發作時,不宜攝取溫熱屬性的食物(見飲食性味表),如:辛辣刺激食物、油炸食物、龍眼、荔枝等,也不適合在這階段進補,否則會如火上加油,使體內發炎情形更嚴重;如果屬於「寒性」氣喘發作,則不宜攝取寒涼性質食物(見飲食性味表)。大多數氣喘兒是屬於虛寒的體質,平常應少吃寒涼性的食物,如果要吃可選擇在夏天、天氣熱、中午時服用,此時體內陽氣較旺盛,寒涼屬性對身體的影響較小,若家長有煮到寒涼屬性的蔬菜,如:白蘿蔔、番茄、冬瓜……等,可在烹煮時多加入薑、蔥屬於溫熱屬性的食物來中和寒性。
飲食性味表:
味性 |
食物種類 |
溫熱性 |
辣椒、蒜頭、老薑、蔥、荔枝、龍眼、榴槤、肉桂、羊肉、芥末、麻油等。 |
平性 |
芭樂、蘋果、香蕉、水蜜桃、木瓜、櫻桃、桑椹、空心菜、菠菜、紅蘿蔔、茼蒿、花椰菜、雞肉、魚肉、豬肉、紅豆、蜂蜜等。 |
寒涼性 |
任何冰品、西瓜、香瓜、哈蜜瓜、水梨、葡萄柚、柚子、椰子、橘子、奇異果、檸檬、葡萄、白蘿蔔、番茄、茄子、小黃瓜、冬瓜、苦瓜、白菜、綠豆等。 |
整合型中醫氣喘加強照護門診
氣喘是個慢性難纏的疾病,為了給氣喘兒更好的照護,衛福部於2013年起實行「小兒氣喘特定疾病門診加強照護計畫」,提供12歲以下氣喘患童,可到各地合格醫療院所,接受整合型中醫治療來協助控制氣喘。此門診照護採用多元化治療,包含中藥、針灸、穴位敷貼,穴位按摩推拿、氣霧吸入、中醫衛教,與中醫診斷儀器輔助評估病情。最近的一些研究顯示接受氣喘加強照護治療計畫的患童,可減少因氣喘到急診與住院的費用,並且能協助患童穩定控制氣喘,大大改善氣喘兒與家長的生活品質。
本院中醫兒科也有提供此項氣喘照護門診服務,並與兒童胸腔科、兒童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一同進行中西醫整合照護,同時也可提供過敏原檢測、肺功能檢查等服務,讓孩童接受更全面性的治療與定期評估、監測氣喘控制程度。
附圖:氣喘加強照護門診治療概況(此圖片曾刊載於康健雜誌)
資料來源 : 兒童醫院院訊Vol.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