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Information

Health Education

:::

手術後止痛新觀念

Qrcode
列印
A-
A+

手術後止痛新觀念

2024/1/31

疼痛的性質及處理原則

疼痛是一種主觀的感受,對每一個病人來說都是獨特的。疼痛的原因可能與器官或組織破壞有關,也和對疼痛的敏感度有關,其它許多因素,如個人經驗、情緒或認知,都造成每個人對疼痛的差異。急性術後疼痛的治療主要是看病人的疼痛症狀決定,急性術後疼痛使用嗎啡類藥物,往往不需考慮成癮的問題,因為手術後疼痛是所有病人不願忍受而列為最擔心的事,多數病人在手術後仍舊感到疼痛,而不適當的疼痛控制,反而會造成多方面的影響,如:

焦慮、憂慮與害怕
呼吸功能障礙
心律不整、心肌缺氧、
心臟衰竭
腸胃活動變慢,延後排氣
減慢組織復原
降低免疫力

術後止痛屬於麻醉品質重要的一環,有多種止痛方式可供選擇,包括傳統靜脈或肌肉給予藥物、硬脊膜外腔止痛,或神經阻斷術等。

 

理想的止痛藥物

理想的止痛藥物,則應符合:止痛效果強、止痛速度快、藥物機轉清楚、以及毒性小、副作用少的特徵。

手術後止痛的選擇

近年來醫藥界開發出多種新藥及不同的給藥途徑,為病人提供更多選擇性。其中經輸液靜脈建立止痛藥專用幫浦,由病人自行按壓按鈕從裝置器內持續定量流出止痛藥注入病人靜脈內,最為普遍,稱為靜脈式病人自控式止痛法(IVPCA),是目前臨床上處理術後急性疼痛的主流,適用於大部分手術,包括腹部、胸腔、脊椎手術等。而在硬脊膜外腔導管中,給予止痛幫浦,稱為硬脊膜外自控式止痛法(EPCA),常用於減痛分娩或剖腹生產手術、腹部、胸腔及四肢的手術。此外,許多手術更可以配合周邊神經阻斷術(Peripheral Nerve Block)來輔助術後止痛,加快復健療程,並減少止痛藥用量。

使用止痛藥的原則

在病人狀況許可之下,以口服給藥為原則。口服止痛藥是比較方便、便宜、有獨立感與自主權的給藥方式。只有在病人無法口服或急性疼痛需快速緩解時,才考慮注射方式給藥。因為重複的打針,不論是皮下、肌肉、或靜脈注射,都會增加病人的痛苦。

依三階段給藥:第一階使用非鴉片類止痛藥、第二階使用弱鴉片類(或低劑量強鴉片類)止痛藥加上其他輔助藥物、第三階使用強鴉片類止痛藥加上其他輔助藥。

術後止痛的藥物及治療方式(藥物有各種副作用,請注意須由醫師處方)

疼痛的來源可能不只有一種,包括皮膚、臟器疼痛、肌肉韌帶軀體疼痛、神經疼痛,不是單靠一種止痛藥物就解決所有類型的疼痛。所以往往需要多種藥物組合或是多種止痛方式併用,但仍必須依據手術及病人實際狀態,詳細評估原因。

因此,本院除了上述傳統的單一術後止痛模式外,另外提供了「多模式術後止痛模式」(MMA),對一些較複雜手術後的疼痛,提供完整的止痛服務,請於手術前,詢問您的術前麻醉訪視醫師,尋求建議。

止痛藥的種類、作用及副作用

藥物

作用

副作用

嗎啡類藥物
嗎啡類藥物對臟器疼痛(visceral pain)通常可以有效止痛。臟器痛是指壓迫或拉扯內臟,通常不容易確定位置,多為持續、深部的疼痛,有時會伴隨其他症狀,例如臉色蒼白、冒汗、噁心、嘔吐等。
常見的副作用有便祕、噁心、鎮靜、昏沈等,少見的副作用有小便困難、譫妄、呼吸抑制等。
非類固醇止痛劑(NSAIDs)
針對肌肉韌帶軀體疼痛(somatic pain)有效。這是一般關節炎、頭痛、經痛等使用的止痛藥。
腎臟功能惡化,以及部分非類固醇止痛藥會造成胃出血、胃穿孔等副作用。
抗癲癇藥物
針對神經疼痛(neuropathic pain)有效。神經痛是因為中樞或末梢神經系統受到壓迫或受損所致,受損神經所分佈的區域,會發出陣發性的刺痛或像電擊的痛、燒灼、緊縮的感覺,通常病人會說:酸痛、麻痛、像蜜蜂在鑽、像螞蟻在爬、像牙痛、像被電到等。控制神經痛通常會使用抗癲癇藥物或三環抗憂鬱劑。
頭暈、嗜睡等。
類固醇
可消炎、消腫,是輔助止痛用藥。同時可改善噁心嘔吐,以及減輕疼痛組織所產生之發炎性反應。
提高感染機率、增加骨質疏鬆、肥胖等。

良好的術後止痛,不但可以降低因疼痛造成的許多合併症,早日康復出院,同時也是病人應有的權利。

參考資料
  • Wall & Melzack's Textbook of Pain: Expert Consult - Online and Print (Wall and Melzack's Textbook of Pain) 6th
製作單位:麻醉部疼痛科 編碼:HE-20144
若有任何疑問,請不吝與我們聯絡
電話:(04) 22052121 分機 13552
}
至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