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Information

Health Education

:::

亞斯伯格症候群

Qrcode
列印
A-
A+

亞斯伯格症候群

2025/2/25

什麼是亞斯伯格症候群?

亞斯伯格症候群是一種神經發展障礙,與自閉症有許多相似之處,主要區別在於語言發展方面。亞斯伯格症兒童的語言發展通常不會遲緩,並且他們的智力一般處於正常範圍。

然而,亞斯伯格症兒童在社交互動、情緒管理和行為表現上會遇到挑戰,可能會顯得與同齡人相處有困難。

亞斯伯格症的主要特徵

  • 人際互動困難:
  • 眼神接觸少,與他人互動顯得笨拙,較自我中心。
  • 難以理解他人的情感,缺乏同理心,無法理解社交規範(例如,排隊、輪流)。
  • 語言溝通障礙:
  • 雖然語言發展相對正常,但難以進行流暢的對話,會滔滔不絕地談論自己感興趣的話題。
  • 難以理解隱喻或幽默,常不懂得如何根據情境調整語言。
  • 特殊行為模式:
  • 對某些事物有強烈的興趣,其他事物難以引起興趣。
  • 生活習慣較為固執,如固定路線回家、只吃特定的食物,對事物有強烈的好惡與道德感。
  • 情緒不穩定,容易挫敗,難以調節情緒。

亞斯伯格症的孩子常有負面思維,情緒波動大,對挫折的容忍度較低。他們在人際互動上有困難,學前喜歡獨自玩耍,可能在協調能力上有挑戰。學齡時,孩子可能過度糾正他人,導致與同學關係緊張,甚至感到被排擠,對學習產生排斥。這些行為需要耐心的支持與指導。

治療方式

  • 藥物治療:目前藥物無法改變亞斯伯格症的根本問題,但可以幫助緩解某些行為問題,如情緒不穩、過度活躍或注意力不集中等。
  • 行為治療:行為治療會利用亞斯伯格症兒童感興趣的事物來幫助他們改善行為,並鼓勵他們注意外界環境,學習社交技巧。
  • 語言治療:針對語言發展和溝通困難,進行專門的語言訓練,提升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

圖卡應用

圖卡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工具,幫助亞斯伯格症兒童理解社交情境,並提高他們的社交能力。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需要,設計和使用圖卡來教導日常行為和社交規範。

  • 社交故事:亞斯伯格症兒童通常無法預測或理解不同的社交情境。家長可以利用圖卡編寫「社交故事」,告訴孩子在某些情境下應該如何表現。例如,若要帶孩子參加婚禮,家長可以事先準備一張圖卡,提醒孩子「我應該要安靜地坐著」,「我應該要聽父母的指示」,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減少焦慮,了解婚禮上的行為規範。
  • 情境卡片:每張圖卡可以畫出特定情境或描述事件發生的順序,幫助孩子了解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並告訴他們如何正確地應對。例如,教孩子如何在排隊時等候,如何與他人打招呼,或如何與同伴分享玩具。這些情境卡片讓孩子能夠預見並準備應對即將發生的情況。
  • 清晰提示:圖卡應提供清晰、簡單的指引,幫助孩子了解應該如何行動。每張卡片可以列出具體的步驟,幫助孩子逐步學會如何適應不同的社交情境。例如,透過圖卡告訴孩子「我應該等別人講完再發言」,這樣能幫助孩子理解何時該說話,何時該聆聽。
  • 使用提示:在使用圖卡時,要保持簡單明瞭,避免一次給予過多信息,這樣有助於減少孩子的焦慮感。每張圖卡應該使用簡單易懂的語言並搭配清晰的圖片,讓孩子能夠輕鬆理解。

結語

透過圖卡應用,家長能夠幫助亞斯伯格症兒童適應各種社交情境,從而逐步提升他們的社交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除了圖卡,父母、老師、同儕的理解與支持,也是孩子學習與成長的重要部分。長期的關心與接納,能讓亞斯伯格症兒童在社會中獲得更多學習機會,幫助他們達成治療與適應的目標。

相關網站:

參考資料
  • 黃宣宜、陳瑞蘭、洪芬芳、張榮珍、李朝雄、湯美霞、江青桂、呂雀芬、陳美碧、金蓉蓉、林靜蘭、余靜雲、馬玉琴、陳淑姬、侯玟里、李姿瑩、黃一玲、吳佳珍、施燕華、…、王慈婷(2024).最新精神科護理學(11版).永大。
製作單位:精神醫學部 編碼:HE-87034
若有任何疑問,請不吝與我們聯絡
電話:(04) 22052121 分機 11560
}
至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