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紹
科室訊息
ROSA機器手臂人工關節置換 結合健保治療膝關節
2022/5/470歲婦飽受膝關節炎所苦,影響日常生活作息,於今(111)年4月初由女兒陪伴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就醫,經骨科部人工關節科洪誌鴻主任建議,進行「ROSA機器手臂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林女士於4月下旬接受手術,恢復良好,並於術後第2日即返家休養
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退化性關節炎 50歲男重拾小白球揮桿樂趣
2021/12/22陳賢德主任說,中國附醫骨科部與長聖國際生技合作執行幹細胞治療膝關節炎,目前已有28例進入治療療程,其中有16例完成兩次完整治療,短期的治療效果顯著,在疼痛指數及WOMAC關節炎指數均有顯著的改善
MAKO機器手臂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傷口小疼痛少住院天數少
2021/2/24台中77歲男患者表示10年前右膝曾接受傳統全膝關節置換手術,術後恢復時間長、傷口疼痛且術後需要接受數個月的復健治療,影響生活品質。經許弘昌副院長使用新式機器人手臂_MAKOplasty置換左膝關節,病人術後即可下床,病人表示術後疼痛感明顯降低,活動角度較傳統手術大,最重要的是不需天天往復健科報到...
退化性關節炎疼痛難行 微創關節手術傷口小.恢復快
2021/1/862歲的魏女士,受右膝退化性關節炎所苦,先前曾於他院接受關節鏡手術,未見明顯改善;輾轉接受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李光申副院長的微創人工膝關節手術,術後2-3天即能使用助行器行走自如,術後不滿五天即能出院。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右膝關節炎引起的疼痛不適已...
微創關節手術 功能恢復快速
2021/1/6以人工膝關節手術為例,李副院長使用微創手術技術,出血量較少,無需放置引流管,在術後當日或隔天上午,病人即可使用助行器下床行走。大大縮短術後康復適應期,這樣的技術,亦可應用於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對於關節退化不良於行的長者,實為一大福音。
微創正前位髖關節置換
2020/12/23洪誌鴻醫師在微創手術中藉由統合治療(麻醉、針灸、復健)的加入,以及在手術中盡可能地降低肌肉韌帶組織的傷害,因此不論膝關節置換或髖關節置換,多數病人於手術當日就可恢復獨立行走的能力,也因為疼痛感的大幅降低,許多病人於術後隔日便可出院返家休養。
骨骼肌肉系統腫瘤治療及研究團隊 救命,保肢,顧功能!
2020/12/8本團隊集合骨科、病理科、放射科、放射腫瘤科、成人及小兒血液腫瘤科醫師,提供以下專業醫療服務: 1. 骨腫瘤之多維列印輔助精準導航手術 2. 惡性骨肉瘤生物性保肢重建手術 3. 惡性骨骼肌肉系統腫瘤之 - AI 輔助影像及病理診斷 - 精準藥物治療
局部麻醉下無止血帶完全清醒技術(WALANT technique)
2020/11/9安全的麻醉方式加上術中與病人互動,即時監測手術成效,進一步確保手部骨折固定後的最佳穩定度、軟組織鬆解後的最大活動度,以及上肢受損神經功能重建後,調整肌肉肌腱至最適當的張力,可有效減緩傳統手術全身麻醉後不適及縮短住院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