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Logo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Logo
院外單位健康通報 院外單位健康通報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實名登記系統 實名登記系統
繁 簡 EN 無障礙專區
搜尋
  • 入口首頁
  • 回到首頁
  • 問題詢問
  • 徵才資訊
  • 體系與合作院所
  • 友善連結
  • 到院指南
  • 聯絡我們
  • 採購公告
  • 網站地圖
繁 簡 EN 無障礙專區 搜尋
  • 醫院介紹
    • 服務規模、醫療體系
    • 宗旨、願景、目標
    • 未來願景
    • 董事長的話
    • 院長的話
    • 創新研究
    • 人才培育
    • 特色醫療
      • 特色醫療總覽
      • 癌症中心
      • 細胞治療中心
      • 器官移植中心
      • 腦中風中心
      • 心臟血管中心
      • 急症暨外傷中心
      • 眼科醫學中心
      • 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
      • 脊椎中心
      • 風濕免疫中心
      • 消化醫學中心
      • 現代化中醫藥
      • 健康醫學中心
      • 兒童醫院
      • 機械手臂微創手術新境界
      • 聚焦超音波無創手術
    • 卓越貢獻
    • 大事記
    • 企業社會責任
    • 健康促進政策
    • 個資保護管理政策及隱私權宣告
    • 職業安全衛生政策
    • 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發展
  • 就醫服務
    • 掛號服務
      • 網路掛號
      • 掛號查詢或取消
      • 看診進度查詢
      • 收費說明
      • 如何掛號
      • 語音掛號說明
      • 門診就醫流程
      • 疫苗接種時間
    • 門診時間表
      • 西醫門診時間表
      • 中醫門診時間表
    • 我要看哪一科
      • 依科別查詢
      • 依症狀或部位查詢
    • 視訊掛號
      • 視訊診療流程說明
      • 星期一上午(1110711起適用)
      • 星期一下午(1110711起適用)
      • 星期二上午(1110711起適用)
      • 星期二下午(1110711起適用)
      • 星期三上午(1110711起適用)
      • 星期三下午(1110711起適用)
      • 星期四上午(1110711起適用)
      • 星期四下午(1110711起適用)
      • 星期五上午(1110711起適用)
      • 星期五下午(1110711起適用)
      • 星期六上午(1110711起適用)
    • 急診及住院服務
      • 急診服務
      • 急診就醫流程
      • 住出院手續說明
      • 住院就醫流程
      • 探訪時間
      • 病房守則
    • 病歷與證明申請
      • 病歷與報告影本申請
      • 病歷與報告網路申請
      • 證明書申請與費用
    • 就診權利宣言
      • 就診權利宣言
    • 餐廳介紹
  • 醫師介紹
    • 醫師專區首頁
    • 新進醫師
    • 醫師專訪
    • 依科室查詢
      • 內科系統部門
      • 外科系統部門
      • 醫療支援部門
      • 婦兒系統部門
      • 中醫系統部門
      • 整合醫療中心
      • 特色醫療中心
      • 整合研究中心
  • 科室介紹
    • 科室總覽
    • 內科系統部門
    • 外科系統部門
    • 醫療支援部門
    • 婦兒系統部門
    • 中醫系統部門
    • 整合醫療中心
    • 特色醫療中心
    • 整合研究中心
  • 最新消息
    • 最新消息
    • 醫療新聞
    • 公告訊息
    • 獲獎專區
    • 感恩心曲
    • 影片專區
  • 衛教資訊
    • 衛教單張
    • 醫病共享決策(SDM)
    • 衛教影片
    • 衛教海報
    • 衛教諮詢
    • 正確用藥教育中心
    • 衛教講座
      • 衛教講座報名
      • 爸媽教室
      • 哺乳聚會
      • 孕產課程
      • 健康城市
      • 中醫講座
      • 正確用藥
  • 活動訊息
    • 活動訊息
    • 活動報名網
    • 研討會訊息
      • 特別學術演講
      • 定期學術演講
      • 中醫學術演講
      • 癌症教育演講
      • 通識教育演講
      • 師資培育中心
  • 轉診服務
    • 代檢服務
    • 轉診服務
    • 代檢資訊
  • 院內佈告欄
    • 藥劑部公告
      • 藥物安全警訊
      • 藥物異動資訊
    • 醫品部公告
      • 病人安全
      • 健保公開品質指標
    • 即時動態公告
      • 病床動態公告
      • 急診即時訊息
    • 政府政策公告
      • 電子病歷專區
      • 醫療行政公告
      • 國家衛生政策
    • 財務報表公告
  • 教學研究
    • 教學卓越
      • 教育訓練政策
      • 教育訓練目標
      • 核心訓練類別
      • 專責教育訓練單位
      • 訓練成果之移轉
      • 訓練成果之評估
      • 訓練成果展現
      • 願景展望
    • 研究創新
      • 研究成果
      • 整合創新
      • 研發管理
      • 人員培育
      • 中心建構
      • 產學合作
      • 技術立國
  • 電子期刊
    • 中國醫訊
    • 藥劑快訊
  • 主題專區
    • 醫師專訪
    • 十大癌症
      • 十大癌症介紹
      • 大腸直腸癌
      • 肺癌
      • 乳癌
      • 肝癌
    • 主題總覽
    • 傑出醫師
      • 110年傑出主治醫師
      • 110年傑出住院醫師
      • 109年傑出主治醫師
      • 109年傑出住院醫師
      • 108年傑出主治醫師
      • 108年傑出住院醫師
      • 107年傑出主治醫師
      • 107年傑出住院醫師
    • 疾病醫點通
    • 健康冷知識
      • 淺談思覺失調與我們的距離
      • 肺癌竟然曾經是罕見疾病?!
      • 女生都去泌尿科看甚麼?
      • 小豬豬覺得好像戀愛了!神秘的多巴胺
      • 難道這就是心痛的感覺?!淺談心碎症候群
      • 嘆氣竟然也能嘆出健康身體
      • 尿尿出血竟然可能是這些癌
      • 寶寶竟然是喝尿長大的
      • 民俗療法吃黃連退散黃疸是哪招啦
      • 為什麼沒有聽過心臟癌呢?
      • 氣溶膠到底是甚麼!?
      • 甚麼是發燒?幾度才算發燒呢?
      • 我的直腸長瘜肉!我要罹癌了嗎?
      • 眼睛出現不明閃光是視網膜剝離前兆?
    • 2021台灣醫療科技展活動專區
      • 活動首頁
      • 亮點新聞
      • 健康派對活動
      • 展場花絮
      • 媒體報導
    • 2020台灣醫療科技展活動專區
      • 活動首頁
      • 亮點新聞
      • 特色醫療
      • 健康派對活動
      • 展場花絮
      • 媒體報導
    • 第一屆「醫外之美」數位攝影比賽 -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 最佳友善大使
      • 108年上半年最佳友善大使
      • 107年下半年最佳友善大使
      • 107年上半年最佳友善大使
    •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疫專區
      • 防疫專區首頁
      • 民眾自費檢驗COVID-19(新冠肺炎)
      • 認識 2019 新型冠狀病毒
    • 蔡長海生技
      • 蔡長海生技
      • 蔡長海生技​_2019台灣醫療科技展-董事長的話
      • 蔡長海生技_宏圖偉略開創新局
      • 蔡長海生技_成就校院萬千新氣象
      • 蔡長海生技_傑出成就與榮耀
      • 蔡長海生技_策勵未來:立足台灣領航世界
      • 蔡長海生技_台灣人的驕傲世界傑出的品牌
      • 蔡長海生技_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衍生企業長聖生技強攻細胞治療
      • 蔡長海生技_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 前瞻台灣智慧醫療,邁向全球嶄新未來
      • 蔡長海生技_更美好的生活,更美好的世界~中國醫藥大學邁向更卓越優秀的國際一流大學
      • 蔡長海生技_邁向百大、創造百億~中國醫藥大學借鏡美國史丹佛大學產學合作的策略與作法
      • 蔡長海生技_蔡長海董事長領航校院生技發展~中國醫藥大學暨附設醫院《2020台灣醫療科技展》以醫療創新技術帶動精準大健康產業嶄新未來
  • 問題詢問
    • 問題詢問總覽
    • 民眾發問
    • 藥物查詢
    • 常見問題
  • 人才招募
    • 熱門職缺
    • 志工招募
      • 報名方式
      • 招募組別
    • 報到流程
    • 錄取登錄
  • 醫療體系
    • 體系與合作院所
      • 相關體系網站
      • 合作院所網站
      • 圖書館
    • 相關醫療網站
      • 衛生行政機構
      • 醫療社區服務
      • 健康醫療資訊
      • 英文醫療資訊
  • 到院指南
    • 自行開車
      • 本院地圖
      • 停車資訊
    • 大眾交通
      • 公共交通資訊
      • 院區分區接駁
      • 社區接駁車
    • 院內資訊
      • 院區大樓配置
      • 哺乳室設置地點
  • 聯絡我們
    • 聯絡資訊
    • 院長信箱
  • 採購公告
  • 網站地圖
王志堯

過敏兒這樣防!世界權威醫師替爸媽分析

王志堯》過敏不是你的免疫力太弱,是免疫力變太強
2022/1/12

王志堯院長為亞太過敏氣喘及臨床免疫學會(APAACI)候任理事長,並擔任國際過敏組織(WAO)教育委員會委員、國際過敏期刊(WAO Journal)及亞太過敏期刊 (AP Allergy)主編,每年為全球亞太地區制定與國際接軌的治療方法,編著有《兒童氣喘指引》、《兒童皮膚炎治療指引》以及《過敏性鼻炎治療指引》三本亞太醫療專業用書,灼見王院長在國際上的引領地位。

王院長主要研究過敏氣喘的環境與基因,家塵蟎過敏原引發變態反應的機制,中草藥及益生菌對過敏疾病改善的效果,肺部先天免疫能力的機理及益生菌在過敏疾病的臨床應用等。共發表SCI論文超過一百六十篇,被引用次數也超過四千次。曾獲得臺灣兒童過敏免疫學會論文獎七次,成杏優秀論文獎九次,十大傑出青年醫學研究獎,李國鼎科技與人文講座金質獎章,及英國皇家科學院訪問學者補助。王院長研發出來的舌下減敏療法,讓長年受過敏疾患之苦的孩子,不需每月挨針,八成能改善症狀。

#氣喘 #過敏 #免疫力 #兒童醫院

【老校友的白袍︱走上猶如武俠小說般的學醫之路】

「我們就是這樣長大的 !」訪談中,王志堯院長不斷笑看他的時代背景。身為國際過敏免疫權威、也是兩本國際期刊的主編,每年為全亞太地區制定治療方法的王院長,遙望他過往的學習之路,只能用篳路藍縷形容,過程的艱辛也只是一種常態伴隨日常。

那是一個在台北民生東路、用三個月醫生師薪水可能買得起房子的年代,出身普通台北家庭,王院長單純被考上醫學系的堂哥影響志願,加上自己興趣就是喜歡看書,40年前到中醫大前身的醫藥學院就讀,五年級模擬考總排行成績還不錯的他,於是有了機會到台大實習。

王志堯院長身為國際過敏免疫權威、也是兩本國際期刊的主編

「我要當醫師,而且是好醫師才行!」民國70年代,台大擁有全台最完整的醫療資源和師資,顛覆他對醫師一職的想像,用〝求知若渴〞這句話形容初到台大的外來學生最為貼切,整周睡在醫院是常態,大家只想搶著有機會能貼近臨床現場或找到老師來學習。

「我應該是亞洲第一位做骨髓移植的住院醫生吧...」笑談自己成為首批台大外來住院醫師後,加上代訓方案,讓王院長往返台大、桃園兩邊,並在部桃(現在的衛福部桃園醫院)跟著國內器官移植專家的李伯璋醫師一起做腎臟移植、骨髓移植等學習。

常常三個月無法回家的王院長,為了照顧好骨髓移植的病人,那個年代得在無塵室等待骨髓慢慢長出來,還得擔心任何的併發症產生,也因此影響他日後對免疫學的濃厚興趣,分科時,便選擇進入小兒科。

王志堯院長帶領的過敏免疫與微菌叢研究中心以及跨校院科研團隊(圖說)王志堯院長帶領的過敏免疫與微菌叢研究中心以及跨校院科研團隊 (吳嵩山主任拍攝)

「不管…我就要在這睡睡看!」回到台大後,想找台大那時唯一在看過敏門診的謝貴雄教授學習,一開始去拜託、想加入恩師的團隊,沒想到教授一口答應他,還熱情邀他可以睡在實驗室廁所旁的小空地,好奇的王院長在睡到半夜一點醒來,才發現老師根本都不睡、挑燈夜戰地做實驗…,驚訝自己的教授真的是一位非常投入研究的好師長。

在一切都得靠自己披荊斬棘的時空,也是早年這些醫生們的養成之路,正因如此,王院長認識了一群性格認真又拼命三郎的老師們,包含當初在台中求學遇到的林清淵老師,每週日林醫師專程從桃園拼車回台中、從中午傳授知識到半夜給他們;這群人深遠影響他往後對醫學研究的投入態度。

 

【33年的決心︱從哄孩子的研究員到扭轉南部的斷魂橋】

「是那位收集汗水的住院醫生!」那時台大很多主治醫師跟主任常討論起這位診斷出特殊病例的住院醫師;那時王志堯院長是第一位診斷出亞洲人也會罹患「囊腫性纖維化」(Cystic Fibrosis)的住院醫師。很多醫師懷疑一位從小反覆感染、住院台大的十歲小男生,他很瘦、肺部還有空洞,大家覺得可能是免疫不全的問題,當時它是很多主任和主治醫師都無法"診斷"的疾病,因此王院長後續發表在「台灣醫學雜誌」的成果格外引人注目!

「奶奶親過的Baby如果有鹹鹹的味道…」過去的國外長輩便會知道這孩子一定無法活過3歲,囊腫性纖維化在國外是很常見的先天性顯性遺傳病,病人都是因為電解質休克、造成免疫缺陷,在沒找到治療方法前,大部分的病人都是脫鹽而離世。2020年,比爾蓋茲的年度推薦書單,就有專書(註1)在探討這個奪走不少人性命的疾病。 (註1) 書名:Breath From Salt 鹽之習(暫譯)

1989年,它也成為唯一人類史上被確定基因全長的疾病,因此70年代想要〝診斷〞出亞洲沒有的疾病根本是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的任務)。加上台灣也沒有進口專業設備,不服輸的院長找來病童與四位健康的孩子作對照組,自己在十小時艱辛又克難的實驗中,一邊陪孩子們玩,一邊利用探照燈和細針,收集罩在孩子身上塑膠袋的汗水,收集到10cc汗水才"診斷"出這個特殊案例,最後也溯源、完整調查整個家族的基因紀錄。

「很多病人困在橋上,來不及送到高雄就死了…」過去台灣南部的氣喘、過敏問題很嚴重,現在我們無法想像很多病人會因氣喘而〝喘死〞,往來高屏地區的只有一座高屏大橋,因此橋上常常大塞車,等不到治療的人往往死於救護車,知道南部狀態的恩師、也是台南人的謝貴雄教授,建議他去南部新醫院,順便幫他照顧鄉親護老的健康。

過去台灣南部的氣喘、過敏問題很嚴重,現在我們無法想像很多病人會因氣喘而〝喘死〞

「我一待就是33年呢!」 調皮地笑聊栽培子弟兵的任務已完成,終於能回中部母校的醫院服務,從1988年到成大醫院,一切重新來過,從搬病床等小事到訓練所有的住院醫師治療過敏兒,更長年致力於預防與減緩過敏發生的問題。他在台南推動長達十年的過敏研究計畫,不但每年連續回到學校作問卷調查,扎根在地的防範與教育,2018年整體資料顯示台南的過敏兒已降低到8%、減少3~4%氣喘兒童,在台灣每年城市不斷增長的過敏兒人數中,台南則是少數擺脫過敏兒成長的城市,每年替台南減少三千名過敏、氣喘病童,王志堯院長在世界過敏醫學雜誌,是第一個發表出有效減少過敏兒成果的團隊。

 
下一頁看更多:兒童過敏不是遺傳病,需整套照護模式...
 
學術研討 詳細介紹
  • |<
  • <
  • 1
  • 2
  • 3
  • >
  • >|
回上頁

為了您 我們持續進步

對於本院有任何的疑問歡迎您將您的想法告訴我們,您的寶貴意見將成為我們繼續努力改進的動力,歡迎您寫信與我們聯絡。
您的批評是我們進步的原動力,而您的讚美是我們最大的鼓勵。
院長信箱
中國醫點通

中國醫點通下載

中國醫點通

中國醫點通
iOS版

Android中國醫點通QRcode iTunes App Store
iOS 點此下載

中國醫點通
Android版

iOS中國醫點通QRcode Google Play Store
Android 點此下載
  • 404327 台中市北區育德路2號
  • 總機電話專線 04-22052121
  • 人工掛號服務 04-22056631

到院指南

網站意見箱

社區服務

無菸醫院

影片專區

本網站內容屬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所有,一切內容僅供使用者在網站線上閱讀,禁止以任何形式儲存、散佈或重製部分或全部內容
本網站建議以Internet Explorer 10以上、Firefox或Google Chrome等瀏覽器瀏覽。
;

網站意見箱

※ 提醒您,此功能是用來提出網站建議及內容、系統功能錯誤反應,所以此處留言不會有專人回覆。
若對於本院有任何讚美、抱怨及建議請至「院長信箱」,如有健康問題諮詢請至「民眾發問」,會有專人回覆您,謝謝您的配合。
網站的建議及錯誤反應,歡迎您透過「網站意見箱」反映意見。
您的批評是我們進步的原動力,而您的讚美是我們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