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介紹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

心臟血管系醫師總覽

科室總覽

目前搜尋條件:心臟血管系

陳明豐 Ming-Fong Chen

心臟血管中心榮譽院長
陳明豐教授為心臟科權威醫師,在台大醫院接受完整內科及心臟科訓練,曾赴美國喬治城大學研究動脈硬化及心臟生理學。獲頒美國心臟學會、歐洲心臟學會及美國醫師學會院士。曾擔任台灣內科醫學會理事長、台灣醫學會理事長、台灣高血壓醫學會及亞太高血壓學會理事長。

張坤正 Kuan-Cheng Chang

內科系副院長
張坤正醫師現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系副院長、內科部部主任及心臟血管系主任,並擔任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教授,台中市醫師公會與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於2015年獲得歐洲心臟學會會士頭銜(FESC)。1993年完成心臟專科訓練後,張醫師於2005至2007年間赴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進修分子基因及細胞電生理,並於2010年取得臨床醫學博士學位。張醫師專長為心律不整治療,迄今已完成超過2500例的心律不整手術,包括:經導管不整脈消融術、生理性心臟節律器植入、心臟整流去顫器植入、與心衰竭節律器植入手術等。在研究方面,自2009年起迄今,張醫師已連續13年獲得國科會及國衛院計畫支持,並於PNAS、JACC Imaging、Heart及Mayo Clinic Proceedings等期刊發表超過150篇論文。他與長佳合作取得TFDA核准的「智能心電圖分析軟體」及「急性心肌梗塞偵測軟體」醫療器材許可,並擁有2項台灣專利,包括「心房顫動預測模型及系統」和「左心耳封堵器決定方法及系統」。

張詩聖 Shih-Sheng Chang

心臟血管系主任、人工智慧中心主任
張詩聖醫師是一位資深的心臟介入科專家,專精於複雜冠狀動脈疾病和急性冠心症。目前擔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的心臟介入科主任,並積極參與台灣心臟病學領域的發展,擔任台灣心臟學會的理事及台灣急性心肌梗塞學會的理事。 2022年至2024年間,張醫師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和梅約診所(Mayo Clinic)進行人工智慧在心臟病學領域應用的進階研究,著重於使用電腦視覺技術來支援心臟病診斷。返台後,張醫師領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的人工智慧中心,與其他醫師合作,致力於開發以病患為中心的智慧醫療解決方案。 最近,張醫師受邀於HIMSS (2024)亞太區會議上發表演講,分享他團隊在智慧醫療創新方面的見解。

羅秉漢 Ping-Han Lo

心臟血管系副主任
羅秉漢醫師專精於各種心導管介入治療手術,包括冠心病患者之冠狀動脈支架擴張以及慢性閉塞之貫通手術、頸動脈狹窄之支架擴張、風溼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之球囊擴張術、主動脈瓣膜狹窄之導管治療手術 (包括經導管置入人工瓣膜)、肥厚性心肌病變的導管消融術,先天性心臟病之房間隔缺損及動脈導管未閉的導管封堵術、用於預防心房顫動病患中風之左心耳封堵手術、尿毒病患透析血管之球囊擴張術、以及各種外周血管 (腎動脈、鎖骨下動脈、腸骨動脈、股動脈、椎動脈等等) 的支架擴張術。

白培英 Pei-Ying Pai

一般內科主任
白培英醫師畢業於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中國醫藥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班,臨床醫學博士班。曾至美國明尼蘇達州梅耶醫學中心擔任研究員。白醫師曾於2011獲得『臨床醫學教育貢獻獎』,現任內科部一般內科主任、病委會主委及教學部副主任。白醫師除臨床教學經驗豐富外,對病人極為關心,視病猶親正是一般醫學所重視的精神。 具體優良事蹟有:三次配合JCIA評鑑,並擔任AOP章節負責人,2017亦協助通過國際HIMS level 6之電子病歷評鑑。目前則協助病歷結構化及本院系統優化之工作。更於2017台灣醫學教育學會發表論文獲得最佳論文獎,2018年亦在歐洲醫學教育年會(AMEE)發表醫學教育海報。所帶領之臨床診斷推理教學新課程,更讓本院學生於第一屆全國醫學生臨床技能診斷競賽得到第一名。

王國陽 Kuo-Yang Wang

肺動脈高壓及肺血管疾病中心主任
心臟血管疾病、肺高壓治療 高血壓,高血脂症 心衰竭治療

梁馨月 Hsin-Yueh Liang

心臟影像科 主任
梁醫師於美國梅約醫學中心及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接受 4 年完整的心臟超音波訓練,獲頒美國心臟學會院士。回國後,積極推廣先進超音波,年年受邀至醫學會演講。其每年胸前超音波檢查約2500例、負荷式超音波約350例、食道超音波約250例。自 2013 年起,致力於介入性立體食道超音波,與心導管醫師合作治療病人。2017年引進對比超音波技術,完成本院心臟超音波與國際接軌的任務。

徐中和 Chung-Ho Hsu

周邊血管科主任
徐中和醫師擅長各種心臟血管疾病,尤其是心導管介入治療。經心導管介入性治療包括:1)冠狀動脈氣球擴張及血管支架置放手術、2)周邊血管治療、以及 3)深層靜脈血栓及肺動脈栓塞榕栓治療等。心導管介入治療的發展,帶動了心臟血管醫學的進步,更創造許多替代開刀的療法,減輕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痛苦,更有效地延長了患者的壽命

林晏年 Yen-Nien Lin

心律不整科主任
林晏年醫師獲選為本院優良主治醫師與教學醫師,專長於心臟血管各種類型疾病以及急重症照護。在心律失常治療,除一般性心室上心律不整電燒外,更結合 3D 立體定位,用微創心導管射頻、冷凍燒灼或脈衝場技術,控制心房顫動、心房撲動、以及心室頻脈。在植入性心臟電子裝置,包括傳統或生理性心臟節律器、血管內外去顫器、以及雙心室再同步調律器皆有相當經驗。關於冠狀動脈治療,林醫師與冠脈介入團隊合作,提供冠脈疾病整合治療。此外林醫師也參與一般心臟超音波、食道超音波、一站式左心耳關閉術、葉克膜經中膈左心減壓術、心臟移植照護以及心臟猝死緊急醫療,並在國際期刊發表多篇論文。

陳科維 Ke-Wei Chen

心導管室主任
陳科維醫師曾獲選為本院優良教學醫師及傑出主治醫師,專長於各類心血管疾病的診治,尤其是冠狀動脈疾病、急性心肌梗塞的心導管介入治療以及經導管微創瓣膜手術。他於2017年前往日本著名的心血管中心—小倉記念病院,接受進階訓練,學習了包括血管內超音波(IVUS)與光學同調斷層掃描(OCT)等心導管影像技術,並深入研究複雜冠狀動脈介入治療。IVUS與OCT等血管內影像技術結合傳統血管造影,能夠提供更精確的冠狀動脈疾病診斷,幫助了解動脈硬化斑塊特性,從而引導支架的選擇與放置,減少併發症發生的風險。此外,陳醫師於2024年前往全球排名第一的梅約診所(Mayo Clinic)進修結構性心臟病治療技術,專注於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R)、經導管二尖瓣夾合術(MitraClip)以及經導管三尖瓣治療與心內超音波等先進心臟介入技術。他也積極參與人工智慧臨床應用計畫,例如導入AI自動判讀心電圖的「智救心」平台及「中台灣救心網」,優化急性心肌梗塞病患在急診及到院前的診斷流程,改善心血管重症病患的預後,並發表多篇相關論文於國際期刊。
112年傑出主治醫師
至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