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紹
科室訊息
微晶球攝護腺動脈栓塞術-告別尿不完的日子,攝護腺肥大治療新選擇
2022/4/11針對中重度攝護腺肥大的病患攝護腺動脈微創新療法,攝護腺動脈栓塞術透過微晶球阻塞部分攝護腺的血管,讓增生的組織縮小,較傳統/雷射手術的侵入性更低,手術只需局部麻醉、視情況可門診手術、且不需插尿管不影響性功能。
不抽菸無病史 45歲男竟急性心肌梗塞險送命!醫揭三大危險因子
2022/1/19盧炯睿醫師解釋,小於45歲的年輕人心肌梗塞特點是致死率較低、冠狀動脈疾病的範圍比較侷限、病後左心室殘餘功能比較好、短期預後較佳。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中,抽菸、肥胖與血脂異常,在年輕族群的盛行率比較高,高膽固醇血症、抽菸與冠狀動脈疾病家族史,更是年輕人心肌梗塞最主要的危險因子
「中台灣AI救心網」急性心肌梗塞到院前遠距診斷系統,與死神搶時間!
2021/11/26目前「中投AI救心網」持續在台中、南投兩縣市上線中,希望能協助診斷出更多需要及時救治的急性心肌梗塞病患,減少因不必要延遲而造成的人命損失或嚴重併發症。在Covid-19的後疫情時代,遠距醫療將成為主流,這樣的AI輔助系統不僅可以縮短急性心肌梗塞到院前的診斷時間,未來更可以發展為心臟病患及一般民眾居家自我監測的利器!
施打疫苗會造成靜脈血栓?該如何處理?接種後應注意的事
2021/7/14血栓是否由疫苗引起,中國附醫心臟血管系周邊血管科徐中和主任表示還要看抗血小板第四抗體是否陽性才知相關性。徐中和主任說明,疫苗引發血栓之免疫性血小板過低症(VITT),是接種AstraZeneca疫苗後發生的免疫併發症,一般在注射後5-30天發生症狀,如有施打疫苗後發生
24小時全天候溶栓治療團隊
2021/6/10針對急性肺栓塞、急性周邊動脈血管阻塞、急性深層靜脈血栓病人,提供全天候不中斷的微創導管溶栓治療,至今已治療上百名案例,肺栓塞清除率達90%,周邊血管截肢率2.3%,目前是亞洲享有盛名的溶栓中心之一。
急性心肌梗塞心電圖診斷平台,改善偏鄉醫療決勝院前!
2021/4/30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結合人工智慧輔助心電圖,「急性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判讀模型,結合對12項心律不整的判斷及急診檢傷的自動高風險評分系統,為全方位的急性心肌梗塞心電圖診斷平台,掌握黃金救援時間
心房顫動無聲無息「左心耳封堵術」降低腦中風風險
2021/4/1469歲的徐女士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和甲狀腺機能亢進,三年前因突發心悸到中國附醫求診,發現患有「陣發性心房顫動」。經中風風險指數評估,應長期服用抗凝血藥物治療,但徐女士已有腸胃道出血病史,擔心長期用藥會引發更嚴重出血,因此選擇接受「左心耳封堵術」來減少中風風險
新型左束支起搏節律器 搶救百歲人瑞重拾樂活人生
2021/4/7101歲陳賴阿嬤因突發呼吸困難,由家人送至急診室就診,心跳僅47下,診斷為完全房室傳導阻斷,出現肺水腫,但意識清楚,經醫病密切溝通後,接受「新型左束支起搏節律器」置入手術,治療後阿嬤恢復良好,心臟無力與呼吸困難情形獲改善
冷到心痛!心血管疾病的預防保健 醫提醒:溫差變化是發病主因
2021/1/2067歲男性在去年清晨突然感到一陣胸悶不適,且冒冷汗,經送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立即進行心導管手術,不到一週康復出院。陳科維醫師表示,除了寒流來臨,在低溫間的回暖期也需特別注意,「溫差變化」是造成心血管發病的主因...
AI自動診斷心肌梗塞心電圖判讀 榮獲今年第17屆國家新創獎
2021/1/4本院心臟血管系跨領域合作團隊研發AI自動診斷心肌梗塞心電圖判讀,搭配資訊系統提升,結合心臟與急診醫護團隊,提供急診病人最即時、充分與有效的醫療照護,榮獲今年第17屆國家新創獎殊榮,獲獎的項目是:『24/7急性心肌梗塞智能輔助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