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中心與急性心肌梗塞照護
▪ 本院於 2009 年成立胸痛中心,提供 24 小時全年無休的醫療服務,並於 2019 年在急診導入 AI 輔助系統,以提升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搶救效率。2023 年患者從抵達急診至完成緊急心導管手術打通梗塞血管(D2B Time)中位數為 51 分鐘,遠低於國際標準的 90 分鐘。
▪ 胸痛中心連續 4 年獲得國家生技醫療品質標章,並榮獲醫策會 急性心肌梗塞、冠狀動脈及心臟衰竭疾病照護品質認證。
冠狀動脈旋磨術:以鑽石探頭磨除血管壁上的重度鈣化斑塊,讓血管與植入支架得到良好的擴張,減少再狹窄。
血管內震波碎石術:透過特製導管在低壓下釋放聲波震動,「震碎」血管壁深層與表層的鈣化斑塊,使血管擴張更完全並恢復通暢。
冠狀動脈介入治療
▪ 每年約執行 2,200 例,例數全國前三。
▪ 針對慢性完全閉塞(CTO)、高風險病變、鈣化病變等複雜冠狀動脈疾病,提供完整的微創介入治療策略。
心律不整與心房顫動治療
▪ 3D 定位 AF 消融術:至 2024 年累計執行 1,775 例,技術與世界同步。
▪ 新型 / 生理性節律器植入:至 2024 年 601 例,經驗全國最豐富。
▪ 一站式心房顫動治療:將心房顫動消融術與左心耳封堵術合併,透過本院研發的術前 3D 影像分析,精準選擇封堵器,提高手術精準度,減少中風風險並降低抗凝血劑需求,提升患者生活品質。至今累計執行 40 例,為全國領先。
▪ 2024/10/29 執行亞太區首例PulseSelect 脈衝場心房顫動消融
周邊血管與血栓治療
▪ EKOS 超音波溶栓治療:自 2016 年成立全國首個 24 小時急性溶栓小組,至 2024 年 10 月,已執行 927 例,例數全國領先。
▪ 急性周邊動脈阻塞緊急處理,結合第一代 EKOS 溶栓系統(>800 例)與第二代血栓導管抽吸治療(>50 例),讓患者避免傳統手術,提升治療成功率。
▪ 深部靜脈栓塞(DVT)與急性肺栓塞(PE):透過即時溶栓治療,降低心肺衰竭與血栓併發症的風險。
微創心臟瓣膜治療
▪ 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至今累計完成 96 例,提供傳統開心手術的微創替代方案。
▪ 微創二尖瓣修補術(MICS MVR):已完成 5 例,其中合併左心耳封堵術為全國首例。
▪ 未來發展:將進一步導入經導管二尖瓣與三尖瓣置換術,擴展瓣膜病變的微創治療選擇,提升患者生活品質。
心臟衰竭與心臟移植
▪ 2023 年執行 長效型心室輔助器(LVAD)41 例、心室外輔助器(ECMO)42 例、心臟移植 52 例,位居全國前列。
中台灣AI救心網:走入社區、AI 醫療落地應用!
院前心肌梗塞救護AI落地使用
本中心率先將人工智慧心電圖(AI-ECG)技術應用於急診與院前救護,提升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STEMI)的即時偵測與治療效率。透過AI自動分析12導程心電圖,可快速篩檢STEMI患者,並即時通知醫師啟動緊急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rimary PCI)流程。AI-ECG不僅適用於急診室,也部署於救護車內,確保患者在送醫前即完成心電圖分析與回傳,顯著縮短診斷時間,提高緊急心血管救治成效。我們的臨床試驗顯示,AI輔助診斷可將醫師應變時間縮短超過50%,有效改善患者預後,開創智慧醫療新紀元。
.png)
新型心臟節律器與電擊器植入手術:導線、無導線、與皮下植入

新型高能量與脈衝場心房顫動消融手術

新型機械循環支持系統支持高風險介入手術
本中心引進新型機械循環支持系統(Mechanical Circulatory Support, MCS),提升高風險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患者的安全性與成功率。我們使用經皮心室輔助裝置(Percutaneous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pVAD),如 Impella 及 IVAC,在術中維持心輸出量(Cardiac Output),減少低灌流及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的風險。適用於左心室功能低下、瀕臨心因性休克或合併其他高風險因素的患者。
提供更先進的機械循環輔助器改善執行導管時的安全性及預後
使用更先進的機械循環輔助器在脆弱的心臟中更安全的執行心導管介入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