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部切除手術(胃全切或部份切除、或食道空腸吻合術)病人,對食物的攪拌、磨碎、排空、消化、貯存以及消化液分泌等功能減弱,藉由循序漸進的飲食方式,以改善不適症狀。
緩和胃切除手術病人,開始進食後 10-15 分鐘後,因食物快速通過腸胃道,產生冒冷汗、全身無力、暈眩、心悸、腹痛、腹瀉等腸胃道不適症狀 (傾食症候群)
減緩胃部空間經手術加以限制後,引起的腹脹、嘔吐、食道逆流、便秘、間隔處裂開及營養素缺乏等問題。
藉由適當的飲食,來幫助慢性肝炎(包括 B 型及 C 型等)病人受傷的肝細胞再生與恢復,減少病人其他肝臟病變的發生。
藉由適當修正飲食中蛋白質、鈉及水分,來控制肝硬化惡化以及改善肝硬化併有腹水、食道靜脈曲張病人的營養狀況。
對於常有肝昏迷傾向的病人,應適度限制蛋白質,蛋白質的限量依神智不清的程度而定。一般每天可供應蛋白質 0.5-0.7 公克/每公斤體重,熱量至少 1,600-1,800 大卡
持續的腹瀉、嘔吐及發燒皆可能導致脫水情形發生,嚴重的脫水會危及生命。
經常性的便秘,可能會造成腹痛、腹脹、食慾不振等。嚴重便秘會造成幼兒生長發育阻礙。
肝癌的治療因病人還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化(黃疸、腹水、食道靜脈瘤、肝性腦病變、凝血困難)的問題,故還需考慮肝功能程度及腫瘤位置,來選擇治療方式。
肝硬化會引起門脈高壓,即肝門靜脈壓力不正常的升高,導致許多合併症,其中食道靜脈曲張出血即為其最嚴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