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介紹
內科系統部門醫師總覽
吳博倫醫師專精於焦慮症、強迫症及衝動控制範疇疾患之診治,包括從事相關範疇之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及新興療法研究。吳醫師是國內少有精專的醫師能提供罹患強迫症的患者多面向評估及服務,以及對難治型強迫症進行研究性治療。吳醫師亦投入照會精神醫學之服務、教學,及訓練;包括腫瘤心理學、器官移植、兒童罕見疾病及自殺防治等之評估服務。吳醫師亦提供對精神官能症患者可行之心理諮商
廖醫師除精神醫學外,也有內科臨床經驗,在照顧病人的精神狀態時,也能同時兼顧病患的身體狀況機能。並持續學習新興療法(包含重覆性經顱磁刺激術)。廖醫師除了有多年照顧住院病人的病房經驗,同時門診的業務除了一般精神疾病外 (思覺失調症、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失眠等) 也涉及心理治療、藥物成癮治療及自律神經失調評估處理,同時也參與老人團隊醫療協助處理失智症、憂鬱及焦慮症。
因為愛孩子,從此成為關注孩子身心發展的兒童精神科醫師,擁有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認證和睡眠醫師認證,特別研究營養與注意力的關係,倍禎醫師在臨床與研究方面的表現皆受到國內外肯定, 2019年榮獲世界生物醫學會(WFSBP)年輕研究學者獎、亞洲神經精神藥理學會(AsCNP)優秀研究獎和亞洲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ASCAPAP)的「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未來獎」,並在2021年榮獲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主治睡眠障礙、職業壓力、菸酒藥癮、強迫症、恐慌症、自律神經失調。具有睡眠專科醫師、成癮專科醫師、及職業臨廠服務醫師資格。曾接受精神分析式之心理治療訓練,可提供精神官能症在藥物治療之外的選擇。臨床服務與科學研究表現俱佳,於 2007 年獲台北市聯合醫院最佳醫師獎,2015年獲台灣大學傑出畢業生獎,2018年獲中國附醫優良醫師獎及教學優良獎。分別於2018年及2019年獲美國酒精與酒癮國家研究院與芬蘭科學院合作研究獎助,並於2019年獲台灣成癮科學會年輕研究者獎。
許宗蔚醫師專長為兒童青少年心智與心理健康、精神疾患。許醫師負笈英國五年進修心理治療,為國內少數理論實務經驗兼具之專家。許醫師診療服務項目包括門診,日間留院及各種治療團體,服務年齡層由學齡前及學齡兒童,至青少年。舉凡嬰幼兒初期面臨的動作、語言、認知或社會化發展問題(例如自閉症),到青少年期可能會發生的任何心理困擾、學習困難或行為情緒障礙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睡眠障礙)
發展遲緩兒童的診斷與早期療育: 包括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泛自閉症、亞斯伯格症、妥瑞氏症。 兒童與青少年情緒困擾與行為障礙的診斷與治療:包括焦慮症、懼學症、強迫症、社交焦慮症、憂鬱症、創傷壓力後症、對立違抗症。 青少年精神病之診斷與治療:包括思覺失調症、情感性疾患(俗稱躁鬱症)。 父母教養與親子困擾之治療與輔導。
鄭若瑟醫師專長於精神病復健,創傷壓力症及憂鬱症之治療。鄭醫師於1990赴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臨床研習精神病社區復健,是開創台灣社區復健模式領導與倡導者之一。921大地震之後,鄭醫師在南投推動災難心理復健與自殺防治工作,並應邀每年至日本心理創傷研究中心之國際研習課程擔任講師多年。擔任社會與社區精神醫學會理事長期間聯合十多個團體成立三好聯盟(好名、好康、好生活),持續推動思覺失調症更名與康復導向之精神醫療體系。
周伯翰醫師是台灣少數有美國與日本最高學府留學經驗的精神科醫師,是一位臨床、教學、研究三方面兼具的傑出醫師。曾經前往哈佛大學與東京大學進修,多次受邀到日本精神醫學會議演講,留美期間獲聘於哈佛大學從事研究工作,目前仍與日本及美國保持交流合作,提供最先進的治療觀念,整合藥物、心理、飲食營養與生活習慣調整來造福台灣的身心症患者;也專精使用「經顱磁刺激」治療精神疾患如憂鬱症,更是台灣獲得歐盟訓練證照的第一人;專長是一般成人與老年精神醫學、擁有老年精神專科與失智症學會失智症診療醫師認證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