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介紹
內科系統部門醫師總覽
呂明桂醫師畢業於中國醫藥大學,服役完後隨即進入本院神經內科,服務年資已超過十年。呂醫師看病有耐心,臨床工作重點在診療腦部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如巴金森氏症、顫抖症、小腦萎縮症等。他於 2007-2010 赴德國法蘭克福大學深造並取得博士學位。在磁刺激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的臨床運用和研究方面都有專精。另外在判讀特殊腦波如誘發電位及動作準備電位等也有相當的研究和經驗。
楊玉婉醫師本校畢業後,取得台灣大學免疫碩士學位。於 1997 年至本院服務,曾榮獲多次優良醫師及最佳教學醫師獎。楊醫師除臨床及教學經驗豐富外,關心病人,能用同理心來對待病人。除外,楊醫師也取得糖尿病照顧醫師的資格。臨床上除一般神經學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及代謝症候群外,還專精於動作障礙疾病 (如巴金森氏症、舞蹈症、不自主運動等)及失智症(如阿茲海默氏症、多發性腦梗塞失智症等)。
許怡婷醫師是神經科專科醫師,擅長於巴金森氏症與癲癇的診治。許醫師在使用肉毒桿菌素治療半邊顏面痙攣、眼痙攣、斜頸症有豐富的經驗。許醫師也專長於巴金森氏症深部腦刺激術後調電。深腦部刺激手術是透過植入晶片,電流刺激控制行動的迴路,來改善巴金森氏症控制病情,減緩不受控制的肢體症狀;而且隨著時間改變,患者病情的治療需求亦會改變,深部腦刺激的治療參數可隨著此一變化而調節。 <div class="mt-1"><a class="btn btn-secondary btn-sm text-white" target="_blank" href="/CMUHPagesDetail/傑出醫師/111年傑出主治醫師#D11835" style=" ">111年傑出主治醫師</a></div>
曾鈞宏醫師曾至澳洲雪梨大學擔任研究員。曾鈞宏醫師於 2001 至本校附設醫院服務至今,目前為本校兼任講師,專長於周邊神經疾病、頭痛、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治療及周邊神經系統電生理檢查 [神經傳導及肌電圖 (每年近 3000 例)]。曾鈞宏醫師對神經免疫學及神經流病學亦多有涉獵外,對醫學生的教學也頗有心得。
陳睿正醫師為倫敦大學神經醫學博士, 並曾在史丹佛大學進修「聚焦超音波」治療顫抖症。陳醫師致力於動作障礙疾病之創新治療,目前主要的主題有肉毒桿菌治療肌張力不全,中風機器人復健,帕金森失智症試驗。陳醫師為臨床神經生理學會理事,多年從事經顱磁刺激與電刺激之教育。祈望研究能讓醫學更加進步,造福病人!
蔡銘駿醫師於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接受完整的神經內科訓練,並取得神經內科專科醫師執照,之後續擔任高醫與本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期間陸續發表臨床及基礎醫學之論文,也因此獲選收錄於 2006 年世界名人錄 (Who’s Who in the World) 中。蔡醫師專長於腦中風及神經藥物不良反應診療。 蔡醫師研究專注於腦中風,神經藥理及神經科疾病相關動物模式之開發,並於國立成功大學基礎醫學研究所取得博士學位。
盧菁華醫師本校畢業後,於2001年至本院服務,曾榮獲優良醫師獎. 盧醫師於2007年赴英深造神經科學,取得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神經科學碩士及臨床神經科學博士,並於英國倫敦大學瑪莉皇后學院(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從事漸凍人的神經標記臨床研究,於2016年再返回本院服務。盧醫師於臨床照顧及教學外,也希望能藉由臨床研究以幫助未來的病人。臨床上及研究重點包含一般神經學疾病及神經退化性疾病。
中國醫藥大學神經部完整住院醫師訓練後,派往北港附設醫院擔任主治醫師, 著墨中風治療,在北港建立從急性到慢性,從醫院走入社區的一條龍式的中風照顧,並在民國104年取得國家品質標章認證,除了中風醫療之外,也專注於老人相關退化性疾病,例如失智症、巴金森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