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News & Message

:::
2018/1/24

器官移植中心鄭隆賓院長 肝移植成就輝煌 榮獲醫療典範獎

器官移植中心鄭隆賓院長 肝移植成就輝煌 榮獲醫療典範獎

衛福部陳時中部長(左)將醫療典範獎頒發給鄭隆賓院長,右為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邱泰源理事長(攝影/盧秀禎)

國內肝臟移植權威鄭隆賓醫師,是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器官移植中心院長,也是中國醫藥大學校院務發展委員會執行長,他不僅將中國附醫打造為搶救肝臟危急重症的標竿醫院,並大幅提升臺灣活體肝臟移植在國際間的知名度,因而獲得重生的病人難計其數。鄭隆賓院長以其獨到的醫療成就,榮獲「醫療典範獎」,11月12日在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舉辦的醫師節慶祝大會中接受頒獎表揚。

更難得的是,鄭隆賓院長在投入肝臟移植與教學研究,不斷開發創新醫療技術的同時,也傾力協助校院推動生醫產業及國際醫療,戰果豐煌,這座醫療典範獎恰是對他40年行醫生涯的最高禮讚。

他總是陪著病人和家屬一起拚「命」

鄭隆賓院長領導的中國附醫肝臟移植團隊,提供患者最好的尖端醫療,近15年來已完成927例肝臟移植手術,其中活體肝臟移植就高達880例。這個移植團隊的特色就是不拒絕任何垂危病人,亦不放棄重度肝癌患者,即使對一般醫院不願「冒險」開刀的高齡病人,只要評估其心肺功能仍能承受大手術,鄭院長依然會為他們全力一搏。為了能給更多末期肝病患者治療的機會,他更積極拓展肝臟捐贈者的條件。「我們一起拚看看!」這是他經常對病人與家屬說的一句話,因為愛拚才會贏,要活命,非拚不可!

這麼拚命的結果是,雖然在中國附醫換肝的病人,逾1/4的嚴重度超過MELD score 25分(肝病嚴重程度的指標),但他們在手術後的存活率並不亞於其他病情較輕的患者。最近的經驗顯示,59位急性肝衰竭的病人,其中11位轉至中國附醫時已發生肝昏迷,經過治療,昏迷時間在48小時以內的8位病人全部救活,另3位昏迷超過48小時的病人,也有1位存活。

此外,中國附醫為369位肝癌病人進行活體肝臟移植,其中49%的病人腫瘤大小及顆數超過米蘭大學基準,44%的病人超過舊金山大學基準。一般而言,超過米蘭或舊金山大學基準的肝癌病人,肝臟移植的預後比較差,因此多半會被拒絕換肝,然而本院肝臟移植團隊依然展開積極治療,目前患者移植後5年的存活率分別為53.7%(超過米蘭基準)及52.9%(超過舊金山基準)。

再以高齡病人來說,按中國附醫的活體肝臟移植經驗,77位超過65歲的患者,手術後的5年存活率高達75.4%,比65歲以下的患者還高,其中13位甚至已年逾7旬,但5年存活率仍有64.2%。

我的信念就是只做對病人有益的事

「我不計較肝臟移植術後的總體存活率,更不在乎外界眼光,我只做自己認為對病人有益的事!」鄭隆賓院長基於此一信念,不斷突破觀念與技術瓶頸,例如將腦死者捐贈的肝臟盡量做到「一肝兩用」,也就是將一個捐贈肝分割移植給兩位患者,以及設法讓血型不相符合及B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的人亦可作為捐贈者,這在肝臟移植領域是一重大貢獻。

為了替肝癌及肝臟移植病人爭取更多生機,他還積極投入新藥研發的國際臨床試驗,最近更引進最熱門的免疫檢查哨抑制劑治療,以及在實驗室發展樹突細胞的免疫治療。活體肝臟移植技術也屢有新猷,包括中肝靜脈剝離術、肝臟靜脈出口的吻合技術、肝動脈吻合技術、肝動脈重建技術,以及使用人工血管重建肝臟靜脈回流等,諸多創見均刊登於國際最權威的肝臟移植雜誌,造成極大迴響。

最令人佩服的是,不管再忙再累,鄭院長每天晚上都要確認病人在手術後的恢復狀況良好,才會上床休息。他的堅持帶動了團隊風氣,主治醫師站在第一線的細心照護使病人得以儘速拔管,順利地從加護病房轉至普通病房。根據統計,在中國附醫換肝的病人,平均住院日數為15天左右,最快8天就出院,不論住院中或術後門診的健保花費均為全國最低,大幅節省了健保資源。

鄭隆賓院長醫療典範獎-團隊

鄭隆賓院長帶領團隊一起出席頒獎盛會(攝影/盧秀禎)

培訓後進從不藏私只盼能練鐵成鋼

鄭院長膽大心細,手術高超,並且從不藏私,非但對後輩傾囊相授,往往還有著恨鐵不成鋼的執著,名師出高徒,被他以高標準訓練出來的醫師,後來在各自領域都有非常傑出的表現。鄭院長說:「我雖然嚴格,但真的是一位很用心的老師,我希望能帶出更多優秀的、有責任感的、願意為維護病人生命而戰的好醫師。」

尤其在肝臟移植方面,他的活體肝臟移植創新技術蜚聲國際,許多來自日本、印度、希臘、墨西哥及亞美尼亞等國的移植醫師,紛紛慕名來臺向他學習,新加坡和印尼等國也有移植醫療團隊專程到中國附醫進行短期進修與交流。

積極推動器官移植與協助校院發展

回溯40年的行醫生涯,鄭院長有34年都在器官移植領域披荊斬棘,除了致力於肝臟移植,臺灣與器官移植有關的公共事務,幾乎都是在他的主導或參與下完成及落實。他曾擔任臺灣移植醫學學會理事長、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理事長與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首任執行長,從早期的腦死立法到器官捐贈的宣導以及器官公平合理的分配作業,均有他奔走推動的身影,尤其對促成活體肝臟移植的蓬勃發展居功厥偉。

除了精湛的醫療專業與關心器官移植公共事務的熱情,他於2008年接任中國醫藥大學校院務發展委員會執行長,依照董事會指示,策劃、執行及追蹤校院所有業務的規劃及進度,同時協助董事會主導兩岸及國際醫療業務的推動,其中有諸多與中國大陸醫院的改造合作案,都是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跨出境外,展現臺灣醫療實力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鄭院長早已是年輕醫師的醫療典範

儘管公務如此繁忙,鄭院長仍40年如1日的堅守醫師崗位,照常看門診與手術,親力親為地治療難度最高的患者,並秉持嚴謹的教學理念,為臺灣培育優秀的外科醫師。「在要求別人之前,必須先要求自己,唯有以身作則,才能打造鋼鐵團隊。」鄭院長給自己的領導方式做了上述定調,因此在獲頒醫療典範獎之前,其實他早已是許多年輕醫師心中最佳的醫療典範。

鄭院長強調,沒有團隊的參與及付出,就沒有今天的成績,所以這個獎是頒給整個團隊的,他只是代表大家領獎而已。而面對榮耀加身,他更由衷地感謝四人(仁)多師與一長,四人(仁)是病人的信賴、家人的支持、友人的協助與同仁的合作;多師是曾經帶領及教導過他的老師,包括張昭雄校長、陳敏夫院長、魏福全院士與林哲男教授等外科前輩;一長則是15年前將他從林口長庚醫院延攬到中國附醫的蔡長海董事長。他說:「蔡董事長給了我可以盡情揮灑的天空,從而激發我用所有潛能來回報他的知遇之恩。」。

資料來源:中國醫訊第173期

相關文章

至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