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紹
科室訊息
預防大腸癌 掌握5要點-大腸直腸癌懶人包5
2020/7/17預防大腸直腸癌,要掌握5大要點,就是正確飲食、規律運動、定期篩檢、控制體重及拒絕菸酒檳榔,唯有透過健康生活才能遠離大腸直腸癌,也可以降低其他癌症或是疾病的風險。
大腸癌5種治療方法-大腸直腸癌懶人包6
2020/7/17大腸直腸癌的治療主要以手術切除為主,可能依病情需要加上化療、放射線治療,在治療前醫生會評估病人的年齡及當時的身體狀況,還有疾病期別、腫瘤大小、位置來選擇合適的治療計畫。
大腸癌診斷方法-大腸直腸癌懶人包4
2020/7/10大腸直腸癌位居我國罹癌人數第一位已超過十年,透過定期大腸直腸癌篩檢,早期癌的治癒率和5年存活率都可超過8成5,大腸直腸癌可說是最可預防的癌症類型之一。特別是50歲以上至未滿75歲民眾,政府有提供每2年1次的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別忽略了保護自己健康...
大腸癌部位及相關症狀-大腸直腸癌懶人包3
2020/7/7常見的大腸直腸癌症狀包括:排便習慣改變、血便黏液便、不規則腹痛、體重減輕、腹脹便秘、裡急後重、不明原因貧血…..。 大腸直腸癌的臨床症狀和腫瘤的位置、大小、形態有關。
大腸癌七大常見症狀-大腸直腸癌懶人包2
2020/7/2一般而言,大腸直腸癌在早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但可以藉由定期接受篩檢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根據統計,早期的大腸癌如果妥善治療,存活率高達90%以上。在篩檢之前,自己可以先判斷有無異常或疑似症狀,再來決定採取何種防治措施。
大腸癌的高危險族群-大腸直腸癌懶人包1
2020/7/1大腸直腸癌高居我國十大癌症之首已超過10年,許多病人在疾病早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等到出現血便、排便習慣改變、腹痛時,部分病人甚至已經是第3、4期,大腸直腸癌大多發生在50歲以上的人。但近年來發生的年齡層有下降的趨勢,到底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高危險族群...
大腸直腸癌知多少(上) 高危險族群要注意
2020/6/8大腸直腸癌是近幾年台灣癌症的頭號話題。許多患者在疾病早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等到出現便血、排便習慣改變、貧血、腹痛、體重減輕時,部分患者甚至已經是第3、4期,發生年齡約50歲就開始攀升,男女罹患率約1.48:1。
大腸直腸癌知多少(下) 治療方式報你知
2020/6/8大腸直腸癌的治療主要以手術切除為主,可能依病情需要加上化療、放射線治療,在治療前醫生會評估病人的年齡及當時的身體狀況,還有疾病期別、腫瘤大小、位置來選擇合適的治療計畫。較早期的病人只需要手術切除,第三第四期(或部分第二期)的病人會因病情需要...
大腸癌化療體虛嘔吐想放棄◆中醫輔助獲改善順利完成治療
2020/2/12葛正航醫師說化療藥物在中醫屬於熱、毒的範疇,因為常造成患者噁心嘔吐,腹脹腹瀉,口乾舌燥等症狀。在中醫方面就有許多的藥物可以應用在這些方面,像是最常見的噁心嘔吐、食慾不振、腹脹瀉等症狀
架構一個穩定精準的開刀環境 3D微創高解析內視鏡手術
2019/11/213D立體微創手術系統,術中給予醫師「清晰、透徹、乾淨」的影像呈現,讓我精準清除每一顆淋巴,完成每一台自然孔結直腸切除手術。科技的進步可以重組兩種影像,帶來3D腹腔鏡的發展,除了保留過往的高畫質和高解析度,更提供了立體視覺,讓醫師有更好的手眼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