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News & Message

:::
2013/5/22

針灸治眼疾

中醫治眼睛疾病的歷史源遠流長,自西元 11 世紀北宋起,眼科就已成為獨立的專科,歷代以來更累積了許多眼科的專門著作,如《陶氏療目方》、《審視瑤函》、《眼科心法》等,擁有許多的眼科經驗與治療方法。
眼球構造精緻細密,當其病變或老化時,有時經過西醫眼科治療後仍無滿意療效者,如:飛蚊症、黃斑部病變、視神經萎縮等西醫眼科難以處理的疾病,也可以尋求中醫針灸治療,藉由疏通穴道經絡,改善氣血循環,也能取得不錯的療效,特別是牽涉眼底的病變、血管問題的視網膜病變、黃斑部退化,療效頗佳。
現代社會環境改變,「近距離+長時間」的用眼模式,再加上長期熬夜晚睡,缺乏適當的休息,所以「眼疾」已是現代人的通病,臨床上亦有年輕化的趨向。
中醫辦證 -
中醫認為臟腑的氣血失去平衡引發了眼睛本體的不適外,亦有可能引發其他部位之不適。當眼睛因為疾患或過用而引發疲勞,眼部聚焦的肌肉緊張度下降,反而造成頸肩的肌肉緊繃,引發肩膀及脖子痛;用眼過度而致眼壓增高則會引起頭痛
眼睛的疲勞也會造成眼部肌肉協調不佳,引起頭暈、嘔吐、失眠等等的問題,因此五臟六腑與眼睛的健康關係甚密。
針灸治眼疾 -
針灸科治眼疾的方法主要分為兩種:除了常見的遠端取穴治療外,本科醫師尚以眶內針行針刺治療,也就是採用「眼針」直接刺激「眼部穴道」,再搭配「頭皮針」,雙管齊下能夠活絡眼睛部位的氣血循環,疏通眼球內外的經絡、氣血循環,及物質的傳播管道。患者表示:針刺治療後如同對眼部的按摩,隔天會眼睛會感到很舒服,明亮,更有活力。
眼針一個療程大約 10-12 次,1 週針 1-3 次,留針 20 分鐘左右,針灸時患者會感到酸麻,代表「得氣」達到一定的效果,期間可搭配西醫眼科治療及檢查。

由於眼球周圍血管極為密集,扎眼眶穴道最大的副作用就是針後出血;除此之外並無其他副作用,是非常安全的療法,若有出血,只要前三日冰敷,一天二至三次,每次 10-15 分鐘,三天後改為熱敷即可。
眼部疾患,早期發現及治療,搭配適當的飲食及生活作息,有助於減低視覺損失程度,恢復光明。舉例來說,視神經萎縮的患者,最好在視力減退的過程中或視力完全喪失的半年內盡快就醫,可能還有辦法能夠阻止病情惡化,若是等到視神經完全萎縮往往就來不及了。

另外,可藉由「眼眶穴位」與「按摩法」進行平日的眼部保養。可選用「睛明」,「攢竹」、「魚腰」、「太陽」、「承泣」、「球後」等穴位,壓揉到有點痠為止,重複按 20 次。每天早晚各按摩一回,有助於增強視力、減低眼睛疲勞感。

相關文章

至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