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Information

Health Education

:::

血液透析飲食原則

Qrcode
列印
A-
A+

血液透析飲食原則

2025/2/21

當腎臟功能僅剩15%以下,且若逐漸無法排除體內代謝所產生的含氮廢物及水分,就會需要進行透析來排除以減輕尿毒的症狀(嘔吐、貧血、水腫等),進而回歸正常生活。

接受長期的血液透析者需要有足夠的營養支持,避免不適症狀的產生以及提升生活品質。以下為血液透析的飲食原則。

攝取足夠的熱量

  • 以維持合理體重為原則。
  • 每日熱量需求依據年齡、性別、身體活動量來訂定,每公斤乾體重25-35大卡。

攝取足夠的蛋白質

  • 血液透析者可常見到蛋白質攝取不足,以致營養不良。原因為透析過程中,會流失7-10克的蛋白質,因此血液透析者的蛋白質需要量更高,每公斤體重1.0-1.2克,其中1/2~2/3應來自高生物價蛋白質,避免攝取低生物價蛋白質。
  • 黃豆蛋白質是透析者良好的蛋白質來源,是植物性蛋白質中唯一的高生物價蛋白質,且所產生的含氮廢物較動物性蛋白質低,所以可以多加攝取。

攝取足夠的維生素

  • 透析患者可能缺乏維生素B1、B6、葉酸、維生素C、維生素D,若有缺乏可以使用補充劑補充。

維持礦物質的平衡

  • :避免食物中高磷的食物(如燉補品、燴飯、堅果類、咖啡、可可等),以及需要正確的使用磷結合劑,透析患者不使用磷結合劑無法維持血磷正常。請參閱限制磷鉀飲食原則。
  • 避免食物中高鉀的食物(如生菜、湯汁、香瓜、哈密瓜等),請參閱限制低磷鉀飲食原則。
  • 鹽分(鈉)的控制:可食物以正常鹹度的烹調方式供應。但避免攝取各種醃製品、加工製品、罐頭類。另外雞精、牛肉精、肉湯含高量的鈉和鉀,故不宜食用。
  • :透析者應多補充含鐵較高之食物,如豬血、鴨血、紅肉(牛肉、羊肉)、鯖魚、鮭魚等。
  • :可刺激食慾、增加味覺靈敏度,含鋅較高食物;如:牡蠣等海鮮類。

攝取適當的水分

  • 兩次透析間體重變化不宜超過乾體重的5%。
  • 用固定容器裝好一天的可用水量。
  • 水分攝取量=前一天尿量+500-700c.c
  • 如覺得口渴時,可含冰塊、含溫水、嚼口香糖。
參考資料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2015,9月).2015台灣慢性腎臟病臨床診療指引。https://www.tsn.org.tw/guide.html
  •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9,6月).食物代換表2019。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85&pid=8380
  • T. Alp Ikizler, Jerrilynn D. Burrowes, Laura D. Byham-Gray, Katrina L. Campbell, Juan-Jesus Carrero, Winnie Chan, Denis Fouque, Allon N. Friedman, Sana Ghaddar, D. Jordi Goldstein-Fuchs, George A. Kaysen, Joel D. Kopple, Daniel Teta, Angela Yee-Moon Wang, and Lilian Cuppari. (2020). KDOQI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Nutrition in CKD: 2020 Update. 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 73(3), 1-107. https://doi.org/10.1053/j.ajkd.2020.05.006
製作單位:臨床營養科 編碼:HE-8C036
若有任何疑問,請不吝與我們聯絡
電話:(04) 22052121 分機 13253
}
至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