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預防子宮頸癌的「HPV 疫苗」,並不會改變年輕女性的性行為習慣。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團隊發表於《小兒科》期刊的研究指出,由於年輕女性發生性行為的頻率、性伴侶的人數及使用保險套的習慣,都沒有因為施打 HPV 疫苗而改變,因此過去擔憂年輕女性誤以為接種 HPV 疫苗能預防所有性傳染病的狀況並未發生。
女性容易經由性行為感染第 16 及第 18 型人類乳突病毒(HPV),這兩類病毒導致了 7 成子宮頸癌,而 HPV 疫苗能預防這兩型病毒感染,特別是在女性未發生性行為之前接種,預防子宮頸癌效果最佳。
美國疾病管制中心依照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大力推廣 11 至 26 歲的年輕女性施打 HPV 疫苗,但真正接種 HPV 疫苗的人數僅占 5 成,該研究指出,疫苗接種率不盡理想,除 HPV 疫苗的保護效果可能隨時間減弱外,部分民眾擔憂年輕女性未全盤瞭解疫苗功效,恐致不安全的性行為增加,使性傳染病甚至意外懷孕比例提高,反而造成防疫反效果。
但研究人員比對 339 名 13-21 歲女性,在接種 HPV 疫苗前後發生性行為的頻率,以及是否持續使用保險套後發現,包括性伴侶人數、使用保險套等性行為習慣,都與接種 HPV 疫苗無關;主導該研究的潔西卡卡恩博士指出,根據調查,性行為頻繁者會特別注意保險套的使用,而在接種 HPV 疫苗前未曾發生過性行為者,也不會因為施打疫苗就「放心」地發生不安全的性行為。
美國艾默里大學團隊在 2013 年底發表於《小兒科》期刊的研究,也提出類似的結論;該報告指出,是否接種 HPV 疫苗,與一種常見的性傳染病「衣原體」感染無關。
http://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early/2014/01/28/peds.2013-2822.abstract
台灣醒報 – 2014 年 2 月 6 日 下午 6: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