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新研究發現,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患者,出現智力衰退的風險較高,平均智力降低的時間約提早 2 年以上。專家指出,可能是血液無法順利流到腦部並供給養分所造成。另一所美國大學研究也表示,出現「心房纖維顫動」者,也容易讓失智提早報到。
美國威克森林浸信醫學中心研究者發現,罹患第二型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的民眾,是智力退化的高風險群,該院老人醫學博士胡根史蜜特說,「這是首次針對臨床不明顯的心血管疾病與失智兩者關係進行的研究,結果發現,因糖尿病引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在確診前,可能就已經造成腦部傷害。」
研究者觀察了 1443 位民眾,其中 422 位患有第二型糖尿病,之後民眾接受各種檢查認知能力的測驗,包括思考、管理時間、注意力及組織或計畫事情等能力。結果發現,有糖尿病與可能的心血管風險,面臨認知失能的風險較高。
因此,胡根史蜜特認為,除了糖尿病症狀外,包括動脈「鈣化斑」(calcified plaque)與血管健康情形,也應一併納入觀察,才能更正確的掌握糖尿病對智力退化的影響;至於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為何會導致智力受影響,她則認為,腦部需要相當穩定的血流輸送,藉此獲得氧及相關營養成分,而這些疾病卻會影響血液流動。
同時,美國阿拉巴馬大學在《神經學期刊》提出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心跳不規律也可能是提早失智的徵兆之一,該大學流行病學專家柴可指出,經過觀察 5 千位 65 歲以上有「心房纖維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民眾後發現,出現心跳不規律的病患,約提早 2 年出現失智。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The Journal of Diabetes and Its Complications》期刊。
莊瑞萌 | 台灣醒報 – 2013 年 6 月 7 日 下午 4: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