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介紹
中醫系統部門醫師總覽
師承於國內外中西醫名家,擅長運用針藥來平衡患者全身的氣機,優化血液的質地,再用浮針改善氣血的道路,並搭配各類型的製劑或醫材,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能解決許多久久不癒的疑難雜症。研究上以中醫相關的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分析為主,並持續在中醫傷口照護專病上不斷鑽研,以及開發新一代的製劑和醫材。
林宏恩醫師接受本院負責醫師和傷科訓練,為人和善親切,手法輕柔,重視衛教與生活習慣調整,多以針灸、手法及內服藥等方式共同治療患者病痛,並擅長於頭面部疾患、肩頸疼痛、脊椎周邊痠痛、急性跌打損傷等,結合現代醫學觀點和患者體質來研擬治療方針。
師承南北少林,承襲中醫傳統骨傷科手法之精髓,並於本院接受中西醫學之專業訓練、中醫傷科之完整訓練,將傳統醫療與現代醫學觀點巧妙融合。以針、傷、藥(針灸、傷科手法、內服外敷中藥)三者為治療核心,搭配浮針、小針刀等特殊療法,為患者進行全面性醫療。擅長治療各種急慢性疼痛問題、頸椎疾病、肩頸痠痛、骨科術後調理、骨質疏鬆症以及腦中風後遺症。
張丘明醫師專長為針灸治療改善手術後關節僵硬,增加關節活動度。並擅長手術後針灸止痛,減少患者止痛藥物之使用。此外,與口腔外科醫師合作治療顳顎關節症候群,利用針灸治療改善疼痛,增加活動度。張醫師目前進行多項針灸研究,包含西醫關節鏡術後針灸止痛療效評估、針灸治療改善關節鏡術後關節的功能、針灸治療改善顎關節症候群。張醫師目前與西醫骨科、口腔外科進行多項針灸臨床研究,包含西醫術後針灸止痛療效評估、針灸治療改善術後關節的功能活動度、針灸治療顳顎關節疾患。
唐萱庭醫師畢業於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於本院接受中醫負責醫師訓練,為人親切和善、溫和穩重,擅長以中藥、針灸、穴位按摩等方式治療肺部與感染症相關疾病,致力於醫病關係的建立,中醫師是中醫學與病患之間的橋樑,期望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提供民眾專業、全面的照護。
林岱穎醫師專長為周邊血管、心臟血管及血液性疾病。結合中醫古典理論及西醫病生理,致力改善血液材質、提升身體循環,幫助末梢血液循環之流暢及修復。 林岱穎醫師曾於國立清華大學醫學科學系接受基礎醫學研究訓練,現於本院中醫部進行中醫內科專科訓練,並至西醫部心臟血管科、血液腫瘤科受訓。
陳柏恩醫師畢業於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擅長結合中醫傷科手法、針灸、中藥等方式治療下肢急慢性疼痛與麻木問題,且求學期間曾擔任過游泳隊隊長,畢業後更投注心力於中醫結合運動醫學領域,以傳統傷科手法為經,現代科學研究為緯,加上針灸結合解剖學、肌肉動力學的知識體系,交織中醫運動醫學獨特的治療方式,用最快的方式讓職業運動員,業餘愛好者都能在最短時間內回到運動場上。
李紋綺醫師於本院接受中西醫學專業訓練,並接受國內外針灸名家的教導,使其能夠將傳統醫療智慧與現代醫學觀點相結合。 以針、傷、藥(針灸、傷科手法、內服外敷中藥)三者為治療核心,並補充以特殊療法,如浮針和小針刀等,於臨床實踐中融合多種手法,實現全面性的醫療照護。此外,李醫師會根據患者的個體體質,給予患者適切的治療方針,並輔以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的衛教,以協助患者實現長期健康。